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3篇
丛书文集   19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39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31.
海洋真菌杀虫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集自浙江舟山海域底泥、福建省九龙江口红树林及福建省云霄县红树林共188株海洋真菌代谢产物的杀小杆线虫(Rhabditis sp.)和卤虫(brineshrimp)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筛选出#164菌株代谢产物对小杆线虫显示了较好的杀害活性,其LC90小于0.5mg/mL.#122菌株代谢产物对卤虫显示了较强的麻痹效应.#305菌株代谢产物对卤虫的LG。仅为75μg/mL.此外,对188株海洋真菌代谢产物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进行研究.筛选出#229菌株代谢产物和#170菌株代谢产物具有较强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30/μg/mL和25/μg/mL.这些活性菌株具有产生杀线虫剂或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特性.  相似文献   
32.
毛茛属两种植物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毛茛属的毛茛(Ranunculus ja ponicusscus Thunb.)和扬子毛茛(Ranun-culus siebodii Miq.)在不同生境中的叶、茎、果实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酯酶同工酶的分析,2个种的各组织器官均存在相似的酶谱,其中过氧化物酶的分离效果较酯酶的分离效果好,茎、果的酶带较叶的酶带多且分离效果好。结果表明,不同种之间、同一种类在不同生境中及同一种类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同工酶谱有差异。  相似文献   
33.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硝酸稀土对菜豆属绿豆和赤豆两个种幼苗的生长以及主要成分、脂肪酶活力和其酯酶同工酶酶谱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稀土浓度对赤豆的生长除500ppm 外,其余的浓度对主要成分的含量有促进作用;②稀土对绿豆的生长因浓度不同而有差别,其主要成分的含量亦不同,但均使酯酶同工酶酶带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34.
黄鳝雌雄个体间LDH和EST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技术,比较分析了黄鳝雌雄个体间6种组织的乳酸脱氢酶(LDH)和酯酶(EST)的同工酶谱。结果表明:这两种同工酶仅在雌雄个体的肾和性腺中的表达同时存在显著差异;黄鳝和其它硬骨鱼一样,其同工酶的表达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35.
水杨酸使棉花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同工酶发生明显变化,并表现出明显的浓度效应,结合宏观生长的观察发现:25ppm的水杨酸处理效果最佳,既能促进棉花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又能提高棉花的抗逆能力。  相似文献   
36.
本文研究了8℃(处理)和25℃(对照)对8个春小麦品种幼苗叶内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的影响。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酶谱经薄层色谱扫描分析表明:1)处理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数比对照减少1条和增加2条的各有1个品种;酶带数没有变化的有6个品种。处理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比对照升高和降低的各有4个品种。2)处理的酯酶同工酶带数比对照增加1~3条;酯酶活性升高的只有3个品种,而降低的却有5个品种。本研究结果有助于对春小麦抗寒性的了解。  相似文献   
37.
生产、科研、生活中,有大量人群长期接触甲醛。甲醛可引起肝脏病变,致癌、致突变,已日益为人们所关注。本文采用人红细胞为材料,研究甲醛的毒害作用。人红细胞悬液,经0.1~1.0×10~(-6)mol/l甲醛处理后,通过生化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本实试条件下甲醛增强红细胞溶血作用,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和引起可滴定巯基含量降低。同时使磷酸甘油醛脱氢酶、乳酸脱氢酶活力提高和促进细胞内Ca~(3+)的泄漏。  相似文献   
38.
39.
Introduction Transmitter secretion requires specialized secretory or- ganelles, the synaptic vesicles, for the packaging, stor- age, and exocytotic release of the transmitters[1,2]. The neurotransmitter acetylcholine (ACh) is released at the neuromuscular…  相似文献   
40.
周围  朱丹  梁滔  李臣鸿  吴政星 《科学通报》2007,52(19):2276-2282
受到广泛关注的神经递质的释放是通过突触囊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完成的.通过对单个囊泡动力学的分析发现,在突触囊泡分泌过程中除了“完全融合”(fullfusion)模式外,还存在着“部分融合即离开”(kissandrun)和“部分融合且停留”(kissandstay)两种融合模式.在神经元受到强烈刺激时,这两种分泌模式尤为重要.同时突触囊泡融合前的转运、锚定、激活过程在神经递质的释放和调节过程中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在高l(+刺激下的PCI2细胞中,我们运用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fluorescence microscopy,TmFM)技术,通过VAMP2.pHluorin和VAChT-TDimer2双色荧光成像的方法跟踪类突触小囊泡(synaptic vesicle-1ike microvesicles,SLMVs)的锚定和融合过程.结果表明,在高K^+刺激的PC12细胞中,部分融合即离开这种分泌模式占主导地位,同时发现在高K^+刺激下SLMVs在细胞膜上的停留时间增加了,说明被激活囊泡的囊泡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