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3篇
丛书文集   19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39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1.
张东博  任晋 《甘肃科技》2010,26(19):172-173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老年痴呆的主要类型。对于该病的治疗,一个有希望的策略是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使用。为了寻找潜在的、高效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5种中草药的生物碱提取物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通过经典的Ellman比色法被评价。结果表明,元胡与黄柏的生物碱提取物显示了显著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余3种中草药的生物碱提取物显示了非常弱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结果暗示,从中草药的生物碱提取物中筛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是可行的,能够为开发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提供有用的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2.
张文 《甘肃科技》2001,17(1):43-43
自1990年6月-2000年6月共抢救治疗病人124例,重症47例,其中死亡3例,转院4例,治愈40例。现略一介绍治疗体会以求教于同道。1 彻底清除毒物1.1 充分洗胃 对口服中毒患者进行及时而彻底的插管洗胃,直到从洗出液中嗅不到农药味方止。一般需10000ml-30000ml。在洗胃时转换体位,根据中毒轻重,可采用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坐位、蹲位、站立位,并在上腹部用手轻柔,一次以500ml液为宜,量入为出,反复灌洗。1.2 及时彻底更换衣服 并清洗污染皮肤 有机磷农药无论口服或皮肤接触中毒,大多数所穿衣服上都沾染农药,如不立即彻底更换衣服和清…  相似文献   
11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平板电泳 (PAGE) ,对黑斑蛙的五种不同组织器官和五种不同发育时期的个体进行了酯酶 (α—EST)和过氧化物酶 (PO)同工酶的差异比较研究 .结果显示 ,不同组织器官中两种同工酶均存在明显的区别 ;不同发育期的α—EST同工酶也存在质的差异 .从蝌蚪到幼蛙的发育中 ,α—EST同工酶谱逐渐增加 ,但从幼蛙发育到成体蛙 ,α—EST同工酶谱却出现了减少现象 .不同发育时期的个体Rf为 0 .2 3的α—EST酶谱皆得以表达 .  相似文献   
114.
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凝胶电泳法分析比较了新疆黑冀地鳖polyphaga obscurachop和中华真地鳖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的酯酶(EST)、苹果酸脱氢酶(MDH)和乳酸脱氢酶(LDH)三种同工酶的电泳酶谱,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地鳖各自具有不同的特征性酶谱;不同组织具有不同的特征性酶谱;酯酶(EST)同工酶的两种地鳖中的活性均较高,而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的活性则较低.  相似文献   
115.
杜仲形成层活动周期及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形成层3月中旬恢复活动,7月下旬形成层细胞停止分解,同时停止产生新的韧皮部细胞,但直到8月中旬才停止产生新的木质部细胞。12月新形成的未成熟韧皮部和木质部组织都继续分化、成熟。形成层活动周期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和酶活性在形成层区域和木质部区域中变化最大。POⅠ和POⅡ组同工酶只在春季形成层恢复活动时期的活动状态发生变化。负极端的ESTⅢ ̄Ⅴ组  相似文献   
116.
安徽黄精属五种植物的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安徽产黄精属(polyyonatum mill.)五种七个居群植物的过氧化物酶(POD)、酯酶(EST)同工酶,比较了居群间酶谱差异,并对获得的酶谱资料进行了聚类分析(UPGMA).结果表明:1)七个居群植物可明显分为5个有效种:Al和A2为一种,B1和B2为一种,C,D,E分别为三个不同种,此结果与有关形态分类的研究结果一致;(2)酶谱特征显示居群间呈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7.
假丝酵母属可溶性蛋白及酯酶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分离自黄海海水的无名假丝酵母Candidafamata(7株)、季也蒙假丝酵母Candidaguilliclmondii(5株)、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parapsilosis(5株)进行了可溶性蛋白及酯酶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经多次实验,三个种均恒定地呈现典型的蛋白及酯酶图谱。不同种间的谱带差异较大,同种不同株间谱带相似。  相似文献   
118.
六种淡水腹足类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凝胶电泳法对录属于4科5种6种淡水腹足类的酯酶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讨论了六种螺之间酯酶同工酶的距离系数,结果表明,在同种螺的群体内酯酶有明显的多态现象,异种螺酯酶的酶谱差别显著,经对六咱螺三种酯酶的酶区分布、谱带出现频率和距离系数D值分析得出,科间种类酶谱的分布不同,D值较大,科内属间种类的酶谱分布一致,D值较小,其亲异程度显示出六种腹足类在系统演化中的亲缘关系,纹沼螺、大沼螺和长角涵  相似文献   
119.
大麦酯酶同工酶酶谱的聚类分析与遗传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主要产于我国不同地区的33份近缘野生大麦及其19份栽培大麦,以及它们间杂交的27个组合F1植株的叶片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52份材料可分成11个酶谱类型,聚类分析说明,同一亚种或同一变种,地理来源不同酶谱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120.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辽河和长江两水系的中华绒螯蟹酯酶和乳酸脱氢酶的同功酶进行了研究,发现在肝脏、肌肉组织中两者均有差异,从遗传学角度为两地河蟹的区别提供可参考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