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97篇
教育与普及   44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18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单酶先后标记Fos和酪氨酸羟化酶(TH),用二氨基联苯胺(DAB)增强剂和DAB分别呈色;以及同时用碱性磷酸酶(AP)和HRP双酶分别标记TH和Fos,再分别用5-溴-4-氯-3-吲哚磷酸盐(BCIP)和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对TH和DAB对Fos呈色,比较免疫双标时两种不同酶标记显色方法...  相似文献   
72.
以2,4-二氨基苯酚盐酸盐和对氨基苯甲酸为原料在多聚磷酸中合成了高纯度的5-氨基-2-(对氨基苯)苯并恶唑.用正交实验设计对该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最优化的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200 ℃,反应时间5 h,P2O5质量分数为84%.产品产率较高,可达90%以上.并对产品的纯化方法进行了改进,用甲醇作为重结晶溶剂,得到...  相似文献   
73.
阿维拉霉素高产菌株的推理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获得阿维拉霉素高产菌株,在研究菌株Streptomyces viridocbromogenes96(SV-96)葡萄糖及氨盐代谢的基础上,采用“NTG随机诱变 氨基乙酸和2-脱氧-D葡萄糖联合抗性”的试验方案进行阿维拉霉素高产菌株的推理选育,获得了氨基乙酸和2-脱氧-D-葡萄糖联合抗性高产突变株SV-GT-596.该菌株遗传性能良好,阿维拉霉素产量高达56.4mg/L,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62.3%.实验表明,氨基乙酸和2-脱氧-D-葡萄糖抗性推理选育可克服随机筛选的盲目性,提高筛选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4.
有机染料中间体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的合成工艺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乙酰苯胺氯磺酰化合成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的反应工艺中,反应后期加入硫酸钠.探讨了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温度、时间、溶剂和硫酸钠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原料摩尔比:乙酰苯胺∶氯磺酸=1∶4.3.改进后,氯磺化的收率明显提高,废弃物排放量减小.  相似文献   
75.
用吸收装置改变荧光分光光度计入射光的光路,获得光源的强度光谱和样品的透光光谱,并在同一台仪器上建立一种简单的分离表观吸收光谱中吸收和散射成分的方法.通过对TAPP(α,β,γ,δ-四-(对三甲氨基苯基)卟啉)与DN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进行校正,结果表明,校正表观分子吸收后,灵敏度提高了2倍左右.校正仪器影响后,从F-2500和F-4500荧光分光光度计获得表观吸收光谱中分离出的TAPP与DNA作用的散射成分,其形状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6.
利用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为催化剂,合成了O-乙酰基乳酸乙酯.运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探讨了合成的最佳试验条件,并对产品进行了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77.
3-氨基-4-甲氧基乙酰苯胺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对甲氧基苯胺为原料,用冰醋酸和醋酸酐作乙酰化剂,经乙酰化、浓硝酸硝化、铁粉还原合成了3-氨基-4-甲氧基乙酰苯胺.还原温度96±2℃,还原液pH为5.1~6.0,产品收率72.23%.用铁泥和废硫酸制备硫酸亚铁,使工业废物变为有用的工业原料,对保护生态环境、减轻污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
分光光度法测定原油中的钒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5-B r-PADAP)比色法对原油中的钒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5-B r-PADAP比色法的标准曲线为A=0.708 9c 0.017 8,R2=0.998 9,测得伊朗原油钒含量为54.45 m g/L,混合伊朗原油钒含量为30.92 m g/L;ICP-AES测得伊朗原油钒含量为54.68 m g/L,混合伊朗原油钒含量为30.46 m g/L。结果表明:比色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  相似文献   
79.
改性氨基聚硅氧烷膜与膜形貌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接触角测量仪对乙酸酐改性氨基聚硅氧烷的成膜性及膜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氨基聚硅氧烷在单晶硅基底上均能成膜,但不同氨基聚硅氧烷所形成的膜形貌是不同的,膜的表面形貌实际上与基团的排列方式有关,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在单晶硅基底上形成均匀、平整、光滑的疏水膜;而乙酸酐改性的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则形成凹凸不平、粗糙的具有弱亲水性的非均匀膜。  相似文献   
80.
高产5-氨基乙酰丙酸光合细菌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不同生态环境中分离培养出20株光合细菌,进行5-氨基乙酰丙酸(5-ALA)的产量检测,筛选出一株分离自广州市云溪公园池塘底泥的菌株R5,其5-ALA产量最高,达4.92 mg/L.为了确定菌株R5的分类学地位,对该菌株的形态学、碳源利用情况等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表明该菌株符合红假单胞菌属的生物学特征;以菌株R5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16S rDNA基因,对PCR产物进行了序列测定,将所测得的核酸序列与相关细菌的16S rRNA序列进行比对,并构建进化树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菌株R5与沼泽红假单胞菌株KUGB306(Rhodop-seudom onas palustrisKUGB306)形成一个类群,序列同源性为99%.故最后确定该高产5-ALA的菌株属于红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 on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