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7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46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EGCG)具有显著的抗氧化等生物学作用.运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了5、10、20mg/L EGCG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效应,分析了200U/mL过氧化氢酶和80mg/L N-乙酰半胱氨酸对EGCG抑菌作用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EGCG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表皮葡萄球菌(S.epidermidis)和大肠杆菌(E.coil)的生长繁殖,而过氧化氢酶和N-乙酰半胱氨酸则减弱EGCG的抑菌作用,表明EGCG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可能是通过生成活性氧介导的.  相似文献   
72.
乙酰甲胺磷对尾草履虫和绿草履虫的急性毒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两种草履虫作为受试生物,比较研究了乙酰甲胺磷胁迫下的急性毒性作用.随着药物浓度增高,乙酰甲胺磷对两种草履虫的毒性增大,且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试验测定尾草履虫和绿草履虫1 h和12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1.972,3.191 1,10.928和2.901 1 mg/L,其中LC50 95%的可信限分别为:10.894~13.113 mg/L,2.895 7~3.512 1 mg/L,9.905 5~13.113 mg/L 和2.646 5~3.163 9 mg/L.回归分析了死亡概率单位与浓度对数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草履虫可以成为乙酰甲胺磷敏感的毒性评价生物,绿草履虫作为环境污染的安全评价生物其敏感度更高.  相似文献   
73.
利用高效液相示差折光分析法测定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中的N-乙酰-D-氨基葡萄糖.方法采用Alltech C18柱(250×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醋酸盐缓冲液(3∶97),流速1 mL/min,柱温40℃,进样量20 μL.N-乙酰-D-氨基葡萄糖在4.18~1 079.33 μg/mL范~围内星显著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3.方法的加标回收率98.78%,检出限4.18 μg/mL.  相似文献   
74.
目的合成一种新Schiff碱锌配合物。方法以2-乙酰吡啶,羟乙基乙二胺和金属Zn(II)离子为原料合成一种新的Schiff碱金属锌配合物,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标题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0.814 3(10)nm,b=0.917 91(12)nm,c=1.267 69(14)nm,α=74.256 0(10)°,β=75.117(2)°,γ=71.838 0(10)°,V=0.851 0(18)nm3,Dc=1.517 g/cm3,Z=2,μ=1.695 mm-1,F(000)=400,R=0.030 9,wR=0.069 4。结论该化合物结构中锌原子分别与5个N原子配位,呈正方锥体构型。化合物分子通过N1-H1…O1和O1-H1A…S1分子间氢键及π…π堆积作用自组装成二维网络结构。这些分子间作用力对晶体的组成、稳定性及结晶起了重要的作用。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类化合物的结构及结构与性质等方面的关系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5.
以4-羟基苯乙酸为原料,通过硝化反应、酰胺化反应、还原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5.化合物5通过与各种取代芳基酰氯进行酰胺化,相应产物最后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作用下,发生闭环反应,得到8个新型的2-芳基苯并噁唑-5-乙酰哌啶衍生物.目标化合物结构均经~1H NMR,~(13)C NMR和质谱确证.抑菌活性测试表明:大多数化合物对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明显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76.
采用光还原沉积法制备了SO_4~(2-)/Au-TiO_2催化剂,考察了其在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合成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用XRD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催化剂经过酸化后的晶体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Au颗粒均匀地分散在TiO_2表面。使用SO_4~(2-)/Au-TiO_2催化剂,以合成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为探针反应,研究了反应温度、酸醚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对反应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413 K,酸醚物质的量比3:1,催化剂用量3%(w)。  相似文献   
77.
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方法, 在 B3LYP/6-31+G(d,p)和 B3LYP/6-311++G(d,p)水平上研究了乙酰过氧自由基(CH3C(O)O2)和氢过氧自由基(HO2)的反应机理. 研究表明, 该反应是在单、三态势能面上的多通道反应. 三重态的势能面低于单重态的势能面. 各反应的通道入口存在以氢键结合的松散络合物. 该反应体系的主要产物是过乙酸,它将进一步分解释放OH自由基.  相似文献   
78.
壳聚糖膜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4%的氢氧化钠浸膜条件下制壳聚糖膜的条件是最佳条件,低温下成膜较高温下成膜透明柔软,高温下成膜略有淡黄色.  相似文献   
79.
采用熔融共混法,以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ATBC)作为增塑剂,对聚乳酸(PLA)进行增塑改性,讨论了增塑剂用量对改性PLA结晶热性能及耐老化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增塑剂ATBC含量增加时,改性PLA中存在β晶型向α晶型的转变,增塑剂的加入可以使改性PLA的熔点(Tm)、玻璃化转变温度(Tg)降低,结晶度增加;起始热分解温度(Te)和最大热分解温度(Ti)增加,热稳定性变好;增塑剂ATBC的加入可以很好的改善PLA的柔韧性,且当ω(ATBC)为20份时,改性PLA的拉伸屈服强度、直角撕裂强度分别为30.16MPa和119.29kN/m,断裂伸长率增加至380.65%,增塑改性效果最好,即使是在自然条件下老化一年后,其综合力学性能仍可以满足一般产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80.
用精密自动绝热量热仪测定了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在78—395K温区的摩尔热容.根据实验测定的热容数据,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计算出热容对温度的多项式方程,得到其相变焓、相变熵分别为34.295kJ·mol^-1、93.009J·K^-1·mol^-1.根据热力学函数关系式计算了其在80—395K温区每隔5K的热力学函数[HT—H298.15]和[ST-S298.15].此外,用TG—DSC热分析技术进一步考查了该物质在相变区间的重复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