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0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5篇 |
教育与普及 | 11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2篇 |
综合类 | 25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4篇 |
2019年 | 2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李勇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3(1):62-64
提出了曙红(Eosin)-H2O-HRP-Luminol化学发光体系测定HRP(辣根过氧化物酶)及HRP标记物的方法。将该方法与免疫分析技术相结合成功地用于测定病人血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含量,测定结果与经典的ELISA显色光度法进行对照,二者相关性好。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Combes等首次报道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以下简称乙肝肾)后,本病逐渐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本病多发生于亚洲和非洲,因为这些地区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较高(南韩11—15%,中国12%,南非5—10%,香港9.5%,日本2—3%)。西欧和北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血症的发生率很低,约为0.3%。因此,这些地区偶有乙肝肾的报道。现就乙肝肾研究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单用恩替卡韦与联合甘草酸二铵两种方案治疗慢性乙肝(CHB)的疗效.方法:将128例CH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用法:口服0.5 mg,1次/日)治疗,观察组64例给予恩替卡韦联合甘草酸二铵(用法:口服150mg,3次/日)治疗,比较肝功指标、炎症因子水平、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相似文献
16.
17.
研究旨在建立稳定表达HBcAg的P815/c細胞株,为评价针对HBcAg的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提供体外感染的细胞模型。通过构建携带HBcAg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质粒pLenti-Ubc-HBcAg-EGFP-3FLAG4RES-Puro,载体质粒携帯有加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及嘌呤霉素(Puromycin)抗性标记基因,与包装质粒pLP1、pLP2以及包膜质粒pLP/VSVG共转染人胚肾293T细胞进行包装,得到携帯有HBcAg基因的重组慢病毒颗粒LV-HBcAg-Puro。经纯化、鉴定后转染小鼠肥大瘤细胞株P815细胞72h后,通过加入并维持2μg/mL的嘌呤霉素杀死未被有效感染的细胞,药物筛选约10 d后,免疫荧光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表达GFP的细胞比例在98%以上,Western Blot可检测到转染后细胞内HBcAg的蛋白表达。成功构建稳定表达HBcAg基因的细胞株P815/C,为研究小鼠体内针对HBcAg的疫苗诱发的CTL反应提供了细胞杀伤实验的靶细胞。 相似文献
18.
19.
20.
应用实验生物学和计算生物学方法对重组人源抗HBsAg单链抗体(HBscFv)的部分理化性质和空间结构进行分析.首先应用蛋白质分析软件包Antheprot预测HBscFv等电点,然后等电聚焦测定HBscFv等电点,在此基础上,用神经网络法预测HBscFv二级结构,然后用同源建模的方法,获得HBscFv三级结构.结果发现,HBscFv等电点理论值为8.51,实验值为7.3~8.1;PHDsec结果表明,HBscFv是一种全β蛋白质;三级结构建模表明,HBscFv的VH结构域由9个片层组成,VL结构域由8个片层组成;由于单链抗体的特殊性,三级结构建模无法给出VH与VL结构域之间进一步折叠后形成的结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