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16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2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1.
依据IMO谷物装运规则,建立了非专用谷物装载船谷物倾侧数学模型,针对货舱形状及结构尺度的差异性,区分出不同结构条件对谷物倾侧体积矩产生的影响,分别推导出装载舱舱口两端、舱口内和舱口两侧谷物倾侧体积矩的计算公式,从而形成了完整的谷物倾侧体积矩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我国研制成功的第一个出舱活动气闸舱——神舟七号飞船气闸舱,在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对飞船原有轨道舱从系统方案、总体布局、热控制、泄复压、舱外航天服舱载支持、话音通信、人机工效等方面进行了重新设计,既可作为2人出舱活动气闸舱,又可兼作3人的生活舱.经过了全面的地面试验验证后,圆满完成了出舱活动飞行试验,突破了气闸舱关键技术.神舟七号飞船气闸舱在技术上有重大创新,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其综合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3.
赵为平  郭晨  金鸿章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22):6298-6301
船舶在航行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船体破损以至船体进水的情况。因此,应该考虑船舶的抗沉性和应对措施,使船舶在一定程度损伤后仍具有足够的航行能力。在对船舶对称破舱的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槽型水舱理论建立了船舶破舱后横摇的数学模型,并对不同破舱水位和流动阻尼情况下的船舶横摇特性作了仿真和分析。最后根据船舶破舱数学模型,讨论并给出了船舶破舱情况下系统的绝对稳定条件。  相似文献   
14.
邓连辉  周炬 《科技信息》2011,(33):139-139,129
采用ANSYS Workbench对某军用通信车机组舱舱体进行建模、划分网格及模态分析,计算了舱体的自由模态。同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结果分析,为舱体设计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ALE有限元法解二维自由面流体大晃动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Navier-Stokes方程和连续性方程出发,在ALE描述下,用四边形单元对所求区域加以划分;并借助于Galerkin加权余量法导出相应的有限元方程组,在有限元计算中速度和压力均采用四节点线性插值函数;通过二维自由面流体大晃动问题实例的计算,给出相应的计算结果,阐明了该方法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280kV全离子注入机由处于高压舱内的离子源、磁分析器及其与高压电极相连的加速管、四极透镜、扫描装置和靶室等部件组成,如图1所示.从离子源引出的离子束先经磁分析器分选,经高压加速系统使带电粒子加速到一定能量后,再经四极透镜传输到扫描系统,最后轰击到靶...  相似文献   
17.
《创新科技》2001,(4):26-26
美国潜艇有限公司设计并制造了一艘西雅图1000型个人用豪华潜艇。该潜艇可乘坐11人,下潜到水下1000英尺的深度。乘坐该潜艇犹如置身在五星级旅馆中,可以在公海游弋,也可在水下停留数日。乘员舱内保持着和水面一样的压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船舶在发生破舱进水后求其最终平衡水线位置常用二种方法的分析讨论,提出了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能更有效地确定最终平衡水线,并在理论上证明这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20.
《安徽科技》2008,(10):30-31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助力“神七”舱外航天服研制:“神七”舱外航天服的研制要求在类太空环境的试验舱中经过很多关检测。其中,合肥科学岛强磁场科学中心研制的舱外航天服试验舱液氦系统就模拟出低温真空的空间环境为航天服把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