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5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131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2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对桐乡──平湖拗陷大地电磁的研究表明:(1)控制桐乡凹陷和平湖凹陷的南北边界断裂,是火山岩沉积区内的中生代断裂,元古代深断裂实际上是统一的火山岩沉积拗陷的边界断裂。(2)桐乡凹陷和平湖凹陷的基底原来是一个统一的背斜构造,现今所指的平湖凹陷仅相当于桐乡凹陷基底背斜的南翼。推论在其北侧应存在一个对称的沉积凹陷。(3)盖层中的上白垩统兰溪组是一个低阻层,推论该层含有较丰富的泥岩层,可能是有利的生油层。  相似文献   
22.
烃源岩排烃条件是油气资源定量评价的基础.通过以泥岩压实理论为基础的压实曲线方法和地球化学方法,确定了研究区内烃源岩开始排烃的古深度为3130m.始新世~渐新世、渐新世和早第三纪分别为改南组、分水岭组和石炭~二迭系的烃源岩的主要排烃期.近邻烃源岩位于过剩压力相对较小方向上且具有多方汇流条件的纹南组压力分割体接受烃类的机遇最大.指出了黄口凹陷西部地区的汶南组(J1-1)和石炭~二造系是较有利的烃源岩层段.渐新世是最重要的排烃期与油气运聚期.在计算生油(气)量时,应分别计算不同烃源岩在不同时期生油量的累计量,以减小勘探风险.  相似文献   
23.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是在晚白垩世—古新世区域隆起背景上形成的新生代板内裂陷。其构造演化经历了穹窿作用→火山作用→裂陷作用→热沉降作用等阶段,盆地形成机制属“主动裂陷”。利用研究区镜煤反射率(R0)实测值的统计分析资料,采用Royden和Keen提出的有岩脉侵入的非均匀伸展地热史模型,重建古热流和古地温,并计算成熟度C值。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凹陷的沙三段生油岩已进入生油窗;在凹陷的东部陡坡带具有较好的油气远景。  相似文献   
24.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性剖面与地震资料分析等方法,对塔里木盆地乌什凹陷-温宿凸起的油气前景进行了研究.野外调查结果证实,乌什凹陷发育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3套烃源岩及多套储盖组合.烃源岩热演化史及地面油苗显示证实本区有油气运移聚集的条件和历史.地震资料显示喜马拉雅晚期运动导致与逆冲断层伴生的挤压构造十分发育,以挤压背斜为主体的构造构成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温宿凸起在地质历史时期曾与塔北隆起连为一体,是长期继承性发育的古凸起,古近纪卡拉玉尔滚大型走滑断层将其与塔北隆起分开.温宿凸起被乌什和阿瓦提两个已证实被具有生烃能力的生烃凹陷所挟持,是油气运移的指向区,同时存在碳酸盐岩和砂岩两类多个勘探目的层.乌什凹陷-温宿凸起无疑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具有良好前景的战略接替区.  相似文献   
25.
东濮凹陷桥口构造沙三3-4亚段气藏储集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为更好地勘探桥口构造含气层沙三段中下部的天然气,研究了影响气藏的诸因素。方法利用薄片观察统计和X衍射分析,对桥口构造沙三^3-4亚段气藏岩性特征、沉积相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该区含气层段具砂层厚度薄,粒度细,沉积相变快,埋藏深度大,储层物性纵、横向差异明显的储集特点;影响含气层段的储集因素包括岩石学组分、沉积相、砂体展布、成岩作用及物性等;沉积相是最主要的因素,以重力流沉积为主;好的储集体主要有湖底扇中扇辫状水道砂体和轴向重力流水道砂体。结论通过以上研究,结合气源条件,指出该地区天然气勘探的方向应为桥东斜坡带。  相似文献   
26.
赤峰南部-朝阳地区地热田成因及地质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赤峰南部—朝阳地区地热田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在研究其地质构造、水源补给、浅部冷水混合作用影响等特征及其成因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区地热田成因的地质模式。研究表明:在地形高差和相应的水力压差的作用下,近东西向导水断层汇集补给区大气降水,并成为地下深部径流通道,地下水经正常或偏高的大地热流加热后,在近东西向断层与导水性差的另一条断层交汇部位的构造破碎带上涌形成地热田。  相似文献   
27.
根据东营、沾化凹陷的实测地层压力的统计、泥岩声波时差测井响应以及超压剖面发育特征的研究,将东营、沾化2个凹陷的超压划分为单一强超压和复合超压2种超压系统。单一强超压系统分布在东营凹陷,纵向上发育1个超压系统(沙三—沙四段),超压系统发育规模大、分布范围广、超压幅度强,压力系数可达2.0。复合超压系统分布在沾化凹陷,纵向上发育3个超压系统,上超压系统位于沙一段,超压幅度较弱,最大压力系数不超过1.4;中超压系统位于沙三段,超压幅度较强,压力系数可达到1.8;下超压系统位于沙四下亚段,超压幅度也较强。压力结构的差异性与烃源岩的发育层系、热演化的程度、压力封闭层的分布以及断裂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8.
鲁胜利 《甘肃科技》2014,30(18):122-123
贵州省新建织金至纳雍铁路Ⅱ标项目区属典型的南方山区,山高谷深,场地、交通条件恶劣,不良地质十分发育,临时工程规划、建设难度很大.现场通过详细的调查、比选,因地制宜建立了便道、搅拌站等合理的系统化临时工程,满足了主体工程施工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29.
《河南科学》2017,(9):1513-1517
针对断裂分维与断裂线密度、面密度、组合样式等数学关系不明确的问题,以金湖凹陷阜二段断层为例,进行断层分形计算工作.研究表明,信息维能够克服单一参数在表征断裂复杂性存在的随机性、不稳定性等问题;断裂信息维与统计单元内断层的条数、分布均匀性、线密度、面密度以及断层组合样式等多个参数密切相关,可以看做是描述断层复杂性的综合量化指标.统计单元内断层的条数、线密度、面密度以及断层组合样式与信息维呈对数关系,断层分布均匀性与信息维近似呈负线性关系,通过本项研究,能更为直观、准确地理解断裂信息维的地质含义.  相似文献   
30.
为了探究Muglad盆地Fula凹陷Moga地区岩性-地层圈闭的勘探潜力,利用11口钻井资料,参考地震资料,运用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理论和方法,将Abu Gabra组二段自下而上划分为ag2-3、ag2-2、ag2-1四级层序,每个层序均以最大湖泛面为界划分为湖泊扩张体系域(ESTa2-3、ESTa2-2、ESTa2-1)和湖泊萎缩体系域(SSTa2-3、SSTa2-2、SSTa2-1)。Abu Gabra组二段发育的沉积相类型为辫状河三角洲、湖泊相和湖底扇;各四级层序体系域地层厚度分布特征均反映了东北高西南低的总体古地貌特征;古地貌控制了沉积相带的分布:ESTa2-3体系域,东部和北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向西、南相变为较深湖,Moga-8井附近还发育湖底扇;SSTa2-3和ESTa2-2体系域,东北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西南部发育滨浅湖砂质滩坝;SSTa2-2、ESTa2-1、SSTa2-1体系域,东北部和东南部均有辫状河三角洲发育,SSTa2-2、ESTa2-1体系域Moga-8井附近发育湖底扇,SSTa2-1体系域Moga-8井附近发育砂质滩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