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87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6篇 |
教育与普及 | 52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7篇 |
综合类 | 13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29篇 |
2021年 | 33篇 |
2020年 | 23篇 |
2019年 | 38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41篇 |
2016年 | 46篇 |
2015年 | 63篇 |
2014年 | 84篇 |
2013年 | 63篇 |
2012年 | 86篇 |
2011年 | 92篇 |
2010年 | 68篇 |
2009年 | 72篇 |
2008年 | 78篇 |
2007年 | 70篇 |
2006年 | 64篇 |
2005年 | 62篇 |
2004年 | 53篇 |
2003年 | 56篇 |
2002年 | 46篇 |
2001年 | 34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3篇 |
192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51.
李观富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6):110-116
分析和鉴定了佛昙群地层中烃源岩的岩石类型及沉积环境,有机质丰度与产烃能力和热成熟度,结合厦澎凹陷的地质构造特点,提出其油气远景推测。 相似文献
152.
济源凹陷为一中、新生代复合型断陷.下第三系原油为轻质、低硫原油,与下伏中生界(Tt-J2)湖沼相生油岩抽提物具有同源性,而与下第三系泥岩抽提物回然相异。后邓断裂是烃类垂直运移的良好通道,中生界生成的烃类沿断裂经过了约3000-4000m的垂直运移而聚集成芷。长距离的垂直运移造成了原油中r-蜡烷的富集,作为运移通道的断裂发育时间、规模等控制了浅层油芷的分布. 相似文献
153.
以松辽盆地茫汉凹陷为对象,采用构造-地层分析方法,通过对多条地震剖面的二维构造-地层解译、平衡恢复,伸展量和伸展率计算,揭示茫汉凹陷的发育过程,分析盆地总体结构特征和盆地形成机制.研究表明,茫汉凹陷表现为明显的断坳叠置结构:下白垩统九佛堂组、沙海组及阜新组为受断裂控制断陷盆地,泉头组至嫩江组为坳陷盆地,两侧的控盆断裂已... 相似文献
154.
155.
歧口凹陷是黄骅坳陷的主要富油气凹陷之一,天然气资源量大,成藏条件比较有利,中深层天然气勘探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发现了一批高产井。本文通过对歧口凹陷已知气藏的主要特征、天然气成藏的基本地质条件和成藏关键控制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歧口凹陷中深层天然气富集高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6.
凹陷作为常见的管道几何缺陷形式,可能会引起管道局部应力集中,进而导致其承载能力下降,同时也为管道的正常运行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基于变形检测技术和3D扫描技术分别获得含凹陷管道的真实内外表面轮廓,利用逆向工程技术构建凹陷管道的三维实体模型,导入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运行状态下凹陷管道的应力分布特征,准确地判断含凹陷管体的最危险位置,最后依据Mises屈服准则进行含凹陷管道的安全评估。结果表明,通过上述2种方法获得的凹陷管道应力模拟结果基本吻合,从而有效地验证了基于变形检测技术开展凹陷管道极限强度分析的可行性和精确性,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开展3D扫描前的管道开挖工作。 相似文献
157.
油气输导系统和油气运移的特征决定油气藏形成与分布 .根据惠民凹陷临南地区的实际地质条件的分析 ,指出在异常低压的背景下 ,该研究区输导系统和油气运移聚集呈现如下特征 :( 1 )该区输导系统主要由砂体和断层组成 ,断层 (以夏口断层为主 )在油气运移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且受断层面形态控制 ,两个北凸面起着汇聚油流的作用 ;( 2 )由于异常低压使得运移动力非常弱 ,油气运移表现为低速流近距离运移的特征 ,油气藏主要分布在夏口断层两侧 ,斜坡南侧高部位无油气藏 相似文献
158.
依据黄口凹陷3口钻井所提供的古生物资料,结合地层的岩性及电性特征,将凹陷的白垩系自上而下,划分为青山组,分水岭组。并根据其与邻区的对比,认为青山组,分水岭组的时代当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159.
渤海湾盆地青东凹陷古近纪烃源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通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5,35(1)
为了在青东凹陷古近纪找到油藏富集的有利区域,指导生产开发,对控制油藏分布和形成起关键性因素的烃源岩进行了综合评价。受郯庐断裂体系影响,构造复杂,沉积物源来自凹陷四周,沉积类型多。在对区域地质构造、地层发育特征、沉积相类型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综合测井、地震以及地球化学资料,采用综合研究的手段对渤海湾盆地青东凹陷沙三、沙四段烃源岩厚度、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暗色泥岩十分发育,在凹陷中部厚度较大,向凹陷四周暗色泥岩厚度逐渐变小;沙四上亚段有机质的丰度、成熟度都比沙三下亚段好,评级在好—优质;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干酪根类型以Ⅰ、Ⅱ_1型为主,含少量Ⅱ_2、Ⅲ型干酪根;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烃源岩都具有较强的生烃能力。 相似文献
160.
通过岩心观察、成像测井识别与常规测井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渤南洼陷烃源层系内超压裂缝的特征、测井响应标志及预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渤南洼陷超压源岩层系中裂缝发育,裂缝数量和规模不一,在成像测井上表现为中高角度、倾向杂乱的高导缝;常规测井曲线具有高声波时差、高补偿中子孔隙度、高密度、高地层真电阻率变化率和低自然伽马变化率的"四高一低"的响应特征;超压裂缝大量发育于地层压力系数大于1.2且压力梯度变化大的区域,在压力梯度变化较小的高压区域,可识别裂缝的数量较少、规模较低;超压裂缝带具有横向上连续、纵向上分段的特征,与油气的空间分布匹配性较好,是超压体控制下源岩排烃的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