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探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教学模式,在对比了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论述了课堂教学互动性的意义;分析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缺乏互动性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2.
叶捍军 《科技信息》2011,(11):147-147,126
教育过程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处位置的研究,可以有效地反映教育过程的效益。因此,必须正确地、全面地、科学地把握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自觉地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既要把握好教师的主体性,也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本文对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体育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3.
<正>教师的"教"应着眼于学生能独立地去"学"。要引导学生探索知识,让学生有一个自学探索的过程;要鼓励学生具有独立见解,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发现问题;要认真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和方法,学会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即"精讲多练"。要真正有效落实"精讲多练",保证学生练习的时间和  相似文献   
34.
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教育价值,积极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教师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直接的组织者、教育者、管理者,学生学习和做人的引导者,积极发挥其利用红色资源融入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导性,对提高红色资源德育价值的开发利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5.
论社会动力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基层动力系统和高层动力系统的区分,肯定精神和政治的因素可以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主导性动力,以此为前提,通过具体分析各种类型动力因素的总体联系,揭示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速率差异之谜,进而明确在智力圈时代,加速经济发展的根本诀窍在于切实开发优质高效的精神能。  相似文献   
36.
张彦成 《奇闻怪事》2007,(4):106-107
世纪之交,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并着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教育提出巨大的需求。必须承认,我国的传统教育对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是有重要贡献的。  相似文献   
37.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网络时代。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状况正发生着日益深刻的影响,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实现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  相似文献   
3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校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因素,具有基础性和主导性的地位.培养更多具有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合格加特色"人才是现代大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9.
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转轨时期。体制的转轨必然引起人的思想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而市场经济的内在本质对人的观念变革具有“双重效应”。因此,要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必须扬其长而避其短。另一方面,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又必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的主导性价值观。而集体主义价值观既推崇国家和人民的集体利益的至上性和权威性,又高扬个体价值和个体利益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更谋求个体和集体利益的一致性与协调性,无疑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导性价值观。  相似文献   
40.
易振 《河南科技》2007,(7):31-31
<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校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因素,具有基础性和主导性的地位。培养更多具有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合格加特色”人才是现代大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