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80篇
  免费   334篇
  国内免费   606篇
系统科学   610篇
丛书文集   496篇
教育与普及   46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60篇
现状及发展   66篇
综合类   12121篇
  2024年   163篇
  2023年   553篇
  2022年   416篇
  2021年   334篇
  2020年   240篇
  2019年   218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223篇
  2015年   348篇
  2014年   759篇
  2013年   619篇
  2012年   774篇
  2011年   820篇
  2010年   766篇
  2009年   857篇
  2008年   943篇
  2007年   942篇
  2006年   641篇
  2005年   576篇
  2004年   566篇
  2003年   601篇
  2002年   582篇
  2001年   572篇
  2000年   316篇
  1999年   178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人造细胞     
本书是至今为止对人造细胞以及相关领域最为全面的概述。作为该书的作者,Thomas Ming Swi Chang,加拿大的华人科学家,有着对人造细胞深厚的造诣。从他第一次设计人造红血球细胞到现在50多年的时间里,他一直活跃于这一领域。在这本书中,作者从当初对人造细胞不可思议的想法娓娓道来;像叙述历史一样讲述了人造细胞从简单的构思到复杂的分子机制以及应用的经历,并且预测了今后人造细胞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2.
刘军 《科学之友》2007,(14):141-142
通过分析中国住房价格的形成机制,揭示了我国房价虚高的深层原因,并指出了这种现象存在的必然性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3.
机制创新是企业改革取得成效的实质性要求。部分企业在内部机制变革中呈现传统依附和被动渐进的两种倾向,没有真正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经营竞争机制。首先对管理创新机制的基本构成要素和运行机理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的对策与路径。  相似文献   
84.
高校学科文献资源的科学配置机制及管理体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高等学校实行学科文献资源科学配置的机理及原则,探讨了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建立有核心竞争力的学科文献资源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85.
从移动通信系统演进的角度介绍了安全机制的发展历程,分析研究了2G的安全性措施,阐述了3G认证签权方案及其优缺点,并对移动通信安全机制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86.
当前,美国深陷伊拉克战争泥潭,有人提出美实力地位正发生由盛转衰的变化.通过分析可知美国硬实力仍举世无双,软实力在世界各地仍具有重要影响,而美国创新机制和自我修复能力为美提供巨大的力量来源.在未来较长时间内美国仍将保持一超独霸地位.另一方面,世界各国对美国更加缺乏信任,伊拉克战争大大销蚀美实力等,都构成了美国实力的局限.鉴此,美国不得不加强国际合作,承担相应国际责任,外交政策最终向现实主义回归.  相似文献   
87.
介绍了西方30年来关于主观幸福感研究的理论状况。在研究进程中,形成了两种研究取向,一种是探讨影响幸福的客观因素,主要包括生活质量和各种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影响;另一种是从个体的主观内在角度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88.
读者参与是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方面,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读者参与机制包含以下几个环节:首先,馆员的准备;其次,对参与读者的素质要求与培训;再次,就采购到文献的在馆情况做读者回访。  相似文献   
89.
JPEG2000是一个最新的静止图像压缩编码国际标准。本文详细分析了JPEG2000标准所提供的容错工具,这些容错工具主要分布在熵编码层和数据包层。  相似文献   
90.
蔡谋 《厦门科技》2007,(2):39-43
在当今知识经济和信息化年代.人才的战略意义及其深远影响愈加显现。无论是知识创新、理论突破、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无一不是以人才为载体.国无人才无以立国,国无强才无以强国。人才既是第一资源.又是富民强国的重要保证。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才。于是全国各地乃至国际间抢夺人才的现象越演越烈.可以说到了白热化程度。纵观国内人才争夺。其主要精力多是放在提供优厚物质条件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