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7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处于亚稳态的纳米晶体中晶粒在一定临界温度开始长大变为粗晶,该临界温度依赖晶粒中原子迁移所需的能量.根据纳米晶体中晶粒长大的微观过程以及晶粒中原子迁移能量状态与晶粒尺寸、形状的相关性,建立了计算纳米晶粒长大临界温度的"尺寸—形状"模型.基于该模型计算了钒和金纳米晶体中晶粒长大的临界温度,结果表明纳米晶粒长大的临界温度随晶粒尺寸的减少而降低,并且与晶粒形状相关,表现了明显的"尺寸—形状"效应.该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92.
以海滨锦葵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低温处理对海滨锦葵光合作用的伤害,探求海滨锦葵对低温胁迫的敏感温度,以及低温弱光对海滨锦葵的伤害.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海滨锦葵的净光合速率(Pn)、光系统II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显著下降,说明随着温度的降低,海滨锦葵光化学活性受到抑制,13℃是其低温胁迫下的临界温度.低温弱光(6℃、200μmol·m^-2s^-1)处理4h后Fv/Fm下降了2.5%,而光系统I活性(△I/I0)下降了18.5%,说明在低温弱光条件下,海滨锦葵光系统I受到的伤害高于光系统II;在恢复过程中,光系统II在8h基本完全恢复,而光系统I和净光合速率在48h后仍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说明PSI的恢复速率成了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93.
考虑Union Jack晶格上各向异性二体耦合相互作用的混合自旋-1/2—自旋-S伊辛模型,运用自由费米近似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得到了模型临界温度的自由费米近似解.  相似文献   
94.
产蛋鸡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8-25℃。炎热季节,当外界温度超过上限临界温度时,为维持体内热平衡,蛋鸡采食量下降,产蛋量减少,肌肉松弛,嗜睡,以减少热量产生。此时为提高产蛋量,除采取防暑降温等管理措施外,日粮的科学调整也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95.
在相关有效场理论框架内,应用类伊辛模型分析方法,研究了海森堡薄膜的临界行为  相似文献   
96.
根据超导体的双体结构模型、A15化合物超导体的结构特征,分析了A15化合物超导体的超导电性机理,肯定了A15化合物超导体的超导电性取决于构成超导体的1-ω部分的A元素和ω部分B元素的性质特征的观点,进一步阐述了双体结构中元素A、B的性质及其相互作用对超导电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根据分子结构的特点,探讨了烯烃的临界温度与其分子结构之间的定量关系,提出了一种直接由分子结构信息预测烯烃临界温度的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对169种烯烃的预测结果表明,临界温度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平均误差为0.97%。  相似文献   
98.
研究微扰源或损伤点取自不同多边形时,对一类二维三键结构上损伤扩散的临界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损伤点取自不同多边形时,临界温度的区别比较明显.引入平均临界温度来表征网络损伤扩散的临界温度,并计算了增加星-三角代换阶数时 3-12、3-6-24、3-6-12-48 格子的平均临界温度.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星-三角代换阶数的增加,损伤扩散的平均临界温度也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99.
起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临界流体萃取(简称SFE)是一种新型的萃取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石油、食品、医药、环保等领域.介绍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发展历史、基本原理、性质、应用情况和它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0.
研究了长时间流氧烧结、高温微熔-回火处理、高温淬火-回火处理等对Y Ba Cu O系超导体临界电流密度JC的影响,找到了Y Ba Cu O系超导体提高临界电流密度JC的加工工艺,且发现JC与磁通钉札有关———磁通钉札越强,临界电流密度JC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