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9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21篇
系统科学   48篇
丛书文集   97篇
教育与普及   7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24篇
综合类   259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介绍了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Ca4RO(BO3)3(R=Gd,Y)的基本性质.综述了该晶体的研究现状,并对它们在非线性光学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42.
接触角滞后现象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通过引入“滞后阻力”的概念,分别用力学方法和热力学方法导出固体表面上液滴平衡时接触角应满足的条件;定性地给出了表面湿润性和前进接触角与后退接触角同表面粗糙度的关系,分析了前进接触角和后退接触角的物理意义;由此给出了接触角滞后现象的一种合理解释.本的研究为汽液相变传热过程中的沸腾核化、临界热负荷、最小热流密度、珠状凝结等现象的深刻认识,开拓了新的思路,传统研究中对粗糙度影响的复杂定量化测量描述也可转化为用接触角单一参数表征和描述的简化方法.因此本的认识对研究沸腾和凝结传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43.
新风险概念下的最优证券组合投资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剖析了原理论把方差当作风险及运用无差异曲线求解最优证券组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临界收益率概念、以损失概率为内涵的新风险概念和在此基础上的证券组合投资原则:损失概率最小或临界收益率最大·建立了以损失概率和临界收益率为目标的最优证券组合投资模型  相似文献   
944.
用延拓法、经典的Newton算法和Broyden算法分别计算了四个实际油气体系的露点(用PR方程),对同一体系的重馏分使用同样的临界参数,对比不同压力初值下这三种方法的迭代收敛情况。对同一体系同样的压力初值对比了改变重馏分的临界参数拟合实验露点时这三种算法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延拓法对初值要求低,是油藏流体相平衡计算的一种有效算法。  相似文献   
945.
对Bi 2223/ Ag多芯高温超导带材的焊接技术进行实验研究.焊接采用单轴方向不同压力下进行压接;另外在压接后,对不同压力压接下的样品进行热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在77 K自场条件下,超导接头在压应力约为1.96×107 N/m2和热处理温度约为850 ℃时,得到焊接接头具有最高临界电流,其自场下临界电流约为带材临界电流的85%.  相似文献   
946.
用电导率法研究了β-环糊精(β-CD)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21H46NCl)的包结作用.研究表明: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与β-CD形成包结物,当体系中β-CD浓度增加时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表观临界胶束浓度(cmc*)增加,实验体系的表现临界胶束浓度(cmc*)与β-CD的浓度呈较好的线性关系.用紫外光谱测得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21H46NCl)与β-CD主要形成摩尔比为1:1的包结物,并计算包结物体系的包结常数和包结过程的热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947.
用电导法研究了β-环糊精(β-CD)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包结作用.研究表明:十二烷基硫酸钠与β-CD形成包结物,当体系中β-CD浓度增加时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表观临界胶束浓度(cmc*)增加,实验体系的表观临界胶束浓度(cmc*)与β-CD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用旋光法测得十二烷基硫酸钠与β-CD可以形成摩尔比为1:1型的稳定包结物.  相似文献   
948.
【目的】增加煤储层渗透性是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关键技术,原位注热开采是强化煤层气开采的有效方法。【方法】为了探索热流固耦合作用下煤储层渗透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不同埋深不同温度无烟煤渗流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理论分析研究。【结果】1)三维有效应力作用下,无烟煤渗透率随温度和孔隙压力的变化呈“V”形,具有明显的回弹现象,随埋深的增加而减小。当孔隙压力小于临界孔隙压力,温度小于70℃时,煤体渗透性主要取决于滑脱效应。当孔隙压力大于临界孔隙压力,温度大于70℃时渗透性主要取决于热膨胀和孔隙压力对裂隙的张开程度,热刺激对渗透率的影响远大于孔隙压力。2)临界孔隙压力介于1~1.5 MPa之间,滑脱效应随温度的升高对渗透率的影响在逐渐减小,而且影响减小的梯度随埋深的增加而增大。3)裂隙张开度系数随温度升高和埋深增加而增加,但温度越高,不同埋深下渗透性对孔隙压力作用的敏感程度变化越小。【结论】这些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原位注热开采煤层气理论,并对煤层气的强化增渗开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49.
通过对最大外可平面图和K临界图的研究给出三个主要结论(1)最大外可平面图的生成树有2^p-3*3棵。(2)最大外可平面图的树图GT,β(TG)≥p+1。(3)临界图G,当K(G)=1时,树图GT是平凡图,当K(G)=2时,对图GT是p图。  相似文献   
950.
电流变体系中的相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点偶极子模型, 用统计的方法计算电流变体系的自由能, 考虑体系中粒子的渗透压,研究其液- 固相变.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当外加电场强度大于一临界值 Ec 时, 渗透压变为负值,体系发生由液相向固相的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