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5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篮球综合多变防守战术的运用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篮球运动综合多变防守战术的运用特点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防守战术能力。  相似文献   
12.
篮球运动的快速发展,除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提高外.裁判队伍水平的提高也同时促进了篮球运动的发展.清楚观察与准确判断才能使篮球裁判临场工作做到公正、准确。  相似文献   
13.
篮球比赛是检验一个队训练与管理,发现问题和争取优异运动成绩的重要手段,良好的比赛成绩由诸多条件所决定,临场指挥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一场激烈的篮球比赛是对运动员以及教练员多方面能力的考验,其中很大程度上涉及到心理因素.在整个运动集体中,教练员是核心,是指挥者和组织者.  相似文献   
14.
柯海宝 《科技信息》2013,(14):329-331
随着运动技术和体育科学的发展,在高水平竞技体育不断发展的今天,运动员间的成绩差距也日益缩小,竞争也愈演愈烈,对教练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要想在大赛中取得好的成绩,除了运动员自身要调整好,确保技、战术、身体潜力正常发挥之外,教练员的临场指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练员的临场指挥能力最能体现教练员水平。篮球比赛既是双方运动员场上体能、技能、战术能力的竞争,更是场外双方教练员心理素质与临场指挥能力的较量。教练员的临场指挥反映一个教练员的综合素质,即教练员的领导行为能力、决策能力、临场自我心理调控能力及临场指挥决策活动能力。教练员临场指挥的关键环节体现在:善于捕捉战机;充分利用暂停与换人;巧用战法和注重比分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我院篮球社团学生裁判的临场宣判能力的观察与统计,发现社团裁判员临场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切实提高社团裁判临场执法、宣判能力,是发展社团裁判队伍的主要方向。从而对高校篮球社团的健康发展,促进学生积极参与锻炼,培养"终生体育"意识,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网球比赛中,网球裁判员的判罚是最重要的,要想保证判罚的准确率,减少误判、错判、漏判情况的发生,需要裁判员提高自身的临场注意力;网球裁判一直都是网球比赛的守护神,维护着场上的公平,也默默操持着场下各个环节;网球裁判员是确保网球比赛顺利进行的执法者,而在比赛过程中,网球裁判员的临场注意力直接影响了赛场判罚的准确率,因此,对影响裁判员临场注意力的因素进行仔细的分析,以提高裁判员的临场注意力;指出网球裁判员要明确主裁以及司线员的临场注意力特征,并对判罚过程中的难点进行重点训练,通过多参加比赛,多总结影响裁判员临场注意力的原因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可克服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我系篮球裁判员临场执裁存在的问题与如何提高裁判员执裁的能力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全国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决赛的分析,指出了乒乓球比赛临场技、战术统计分析与指导的重要性,并且根据乒乓球运动的项目及比赛特点着重介绍了乒乓球比赛临场技、战术统计分析与指导的过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现代篮球运动继续向着高速度、高空优势、高技巧的方向发展.篮球比赛的对抗越来越激烈,攻守矛盾越来越突出,而作为"执裁者"的裁判员执法越来越重要.本文采用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观察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在对阳泉市部分篮球裁判临场工作时所出现问题的现场统计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及问卷调查的情况,经过归纳总结,找出影响其判罚准确的多方面因素,为今后的裁判员教学培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浅析排球比赛的暂停和换人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暂停和换人是排球比赛中教练员临场指挥的最主要手段,其运用如何,直接关系到比赛的胜负.教练员应讲究暂停和换人艺术,选择适宜时机和办法来布置战术、指点迷津、鼓舞斗志和调配人员,以求克敌制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