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52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窦小敏 《科技信息》2009,(29):I0354-I0354,I0375
城市景观艺术是城市中具有观赏价值的景观和富有较强表现力、代表城市风貌的景物或城市环境景观的艺术设计。是融建筑、绘画、雕刻、设计艺术、风景园林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禅与艺术是一个跨学科的论题。禅宗思想是中国艺术的一大精神支柱.同样这种文化在城市景观艺术设计中也有体现。它“极简”的文化特点与城市景观艺术设计中的几何形态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城市景观艺术设计中的几何形态,以实践为契机,通过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的研究,以几何形态、城市景观设计理论为基础,运用整体、地区、文化等观念来认识、研究城市景观中的几何形态。一方面强调城市景观艺术设计中的整体性、动态性:另一方面强调其层次性.同时通过禅宗文化和艺术流派。对几何形态进行深入的阐述。无锡城市景观的特色,首先表现在诗情画意的自然式园林,江南园林摄取自然美的精华.融入人文诗画的审美情趣,它是传统建筑艺术中最突出的成就之一。其次是禅、道文化对文人园林造园艺术的影响,在于简中求异,景点巧用文字而起画龙点睛之妙。再次是当代景观艺术与传统景观艺术合璧,使两种文化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62.
牟宗三(1909-1995),字离中,出生于山东栖霞,1933年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曾执教于华西大学、重庆中央大学、金陵大学、浙江大学.1949年,他渡海至台湾,任教于台湾师大与东海大学.1960年离台赴香港大学讲学,后转到中文大学新亚书院,1974年退休,但仍在港台两地讲学,后病逝于台北.  相似文献   
163.
对林语堂文集中的服饰观进行梳理,探讨林语堂矛盾服饰观的文化原因.林语堂钟情中装的表层原因在于从伦理、美感、卫生方面中装符合人性,随意平和、衣人合一;厌恶西服的深层因素源于西服作为象征符号所包含的殖民主义文化逻辑,这种态度与林语堂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息息相通.通过分析得出中西合璧的服饰文化观,支撑林语堂服饰观的核心内容是人文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64.
宋倩  阎琦 《科技信息》2007,(5):134-134
本文从中西思维特点的角度思考和分析了奈达的动态对等原则和中国译论的忠实标准为代表的中西翻译理论的异同。目的在于引起人们对这方面研究的兴趣,从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5.
利玛窦是沟通中西方数学文化的第一人,他对中西数学文化融合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不仅是一位传教士,而且是一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他在韶关传教六年,向瞿太素等国人系统地传播了西方的初等数学、欧氏几何和”非欧几何”等数学知识,井与瞿太素一起尝试翻译了西方数学巨著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第一卷,使韶关成为西方数学系统传入中国大陆最早的地方。他所传播的西方数学精华使沉睡多年的中国传统数学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使明末清初的中国传统数学在经过了两百多年的相互融合之后,逐步走上了现代数学萌芽与发展的道路,也使韶关成为中国现代数学发展史上可以追根溯源的地方之一。  相似文献   
166.
在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常常会遇见许多背景知识方面的问题,换句话说,中西文化差异在某种程度上是影响学生领会理解、掌握和运用外语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学中所涉及到的文化背景知识和文化因素的总结和探讨,论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学习的重要意义,以及文化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7.
王弼是魏晋玄学阵营中卓然超群的人物,是中国哲学史上超一流的哲学家。在其短暂的一生中,著述颇丰。从王弼的思想体系建构过程看,他找到了一条综合儒道关系的途径和方法,突破了汉代的学术传统,构筑了一个自具系统的经典解释方法论体系。他通过重新解释《老子》和《周易》,从本体论的高层次解决了有与无、自然与名教的关系,完成了融合儒道思想、从中阐发出新的本体论哲学并使之发挥应有作用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68.
从目前掌握的史料看,西方古典绘画艺术同样也用尖头笔,类似中国的毛笔。而且西方古典绘画也注重线条的明晰与表现。这使我们想起西方一位学者在比较西方古典与巴洛克风格时曾说过,古典是线的艺术,巴洛克是光的动态的艺术。工具上的巧合,还真使中西绘画艺术在不同时期产生了相似的效果。但假如将这二种巧合的作品放在一些,你却会发现各自体现的审美意味很不同。  相似文献   
169.
文章对中西文化的起源——神话进行了一些比较,找出中西建筑文化在起源上的差异,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反思,以期中国建筑界能继承传统文化的优良一面和西方文化的积极因素,进而重塑属于我们自己的建筑理念。  相似文献   
170.
林风眠是近代中国美术史上走“中西融合”绘画道路最成功的画家之一。他“中西融合”的绘画艺术不仅给了今天我们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很多有意义的启发与经验,同时,还提供了许多实际可行的艺术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