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1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129篇
系统科学   237篇
丛书文集   99篇
教育与普及   2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16篇
综合类   177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大规模多天线(Massive MIMO)技术在基站端配置大规模天线阵列,能够大幅度提升数据传输速度和系统容量,实现无线传播信道中的空间和时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有关Massive MIMO无线传播信道的研究,对大规模多天线的应用、系统的设计与部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传播图论信道建模的方法,研究Massive MIMO在实际传播信道中的性能表现,既能很好的避免信道实测带来的繁重工作,又能有效反映Massive MIMO的无线信道衰落特性.分别在高频点6GHz和低频点1.472 5GHz对选定的室内传播场景进行了信道建模与仿真,由传播图论建模方法得到了信道冲激响应,并进行参数提取,分别从角度域和时延域分析了大规模多天线系统的信道传播特性,并通过分析信道奇异值扩展的分布,证明了实际传播环境中天线数目增多信道的正交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52.
为了验证运用神经网络进行信道解码的可行性,利用其提高短码长Polar码的译码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多天线(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Polar码新颖联合解调-解码方案.搭建了一种包括4个卷积层,2个全连接层和1个输出层的卷积神经网络,采用最小均方误差作为损失函数,通过计算机生成了Polar码编码的多天线数据并对网络进行训练,使训练得到的神经网络能很好地提取出Polar码比特间的关系特征,从而拟合出Polar码译码函数.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信噪比条件下,基于CNN的Po-lar码联合解调-解码方案的误码率优于已有的基于全连接神经网络方案;所提方案在不同码率的仿真实验中的误码率皆优于基于全连接神经网络方案,损失曲线的收敛速度更快,显示了基于CNN的Polar码联合解调-解码方案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53.
基于不同参考框架的GPS卫星天线校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新估计了基于不同参考框架的GPS卫星天线PCO(相位中心偏差)和PCV(相位中心变化)参数.计算过程中,通过固定测站天线的PCO和PCV,并将测站坐标强约束至不同的参考框架之下,降低了GPS卫星天线参数和接收机天线参数以及参考框架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基于不同参考框架的同类型卫星天线PCV差异的平均值为0.726mm;与IGS发布值差异的平均值为0.844mm;基于新公布的IGS14参考框架的GPS卫星天线PCO估计结果与IGS(国际GNSS服务)发布值差异的平均值为-14.4mm,基于IGb08参考框架的卫星天线PCO估计结果与IGS发布值差异的平均值为-16.8 mm.以上结果表明,本措施提高了GPS卫星相位中心PCO/PCV的一致性,从而也能提高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技术用于框架传递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54.
基于气体工质电离后被射频加热的稳态过程,在石英管中等离子体沿径向不均匀分布条件下,研究分析了1Loop型和Boswell型等2种螺旋波天线激发出的射频波功率对波场结构的影响情况。运用Helic程序求解管内电磁场相关的4个径向微分方程,得到波电场和波磁场的分布情况。通过分析两型天线对螺旋波等离子体波场结构的影响,对比2种天线的性能。结果发现:L型天线激发的波场属于强静电弱磁波场,B型天线激发波场则属于强静电强磁波场;B型天线相比L型天线能够在天线覆盖范围内产生强波电场,该天线下更多功率耦合进了等离子体中。L天线激发波电场受密度梯度影响显著,L天线对靠近壁面处等离子体影响范围大于B天线,B型天线激发波场能量更强。  相似文献   
55.
卫通平板天线被广泛应用于高机动性移动载体平台上,与传统天线结构布局方案相比,新型结构一体化设计方案优势明显。其在满足天线的使用功能要求的同时,提升了天线的结构性能。利用MSC软件建立天线的力学分析模型,对新型天线结构强度进行了校核。新型方案对其他站型天线的一体化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6.
设计了一种应用于WiMAX频段的极化可重构天线。天线由交叠放置的两个方环构成的“8”字形超表面和缝隙天线两部分组成,通过机械旋转超表面实现了线极化(LP)、左旋圆极化(LHCP)以及右旋圆极化(RHCP)三种状态的转换。仿真和测量结果表明,该天线实现了线极化和圆极化之间的转换,圆极化状态下的-10 dB相对阻抗带宽为35.4%(2.84 GHz~4.06 GHz),3 dB轴比带宽为10.2%(3.34 GHz~3.7 GHz);线极化状态下-10 dB阻抗带宽为37.4%(2.74 GHz~4 GHz)。天线具有较好的辐射特性,工作频段内增益均高于6 dBi。  相似文献   
57.
为更好地预测中波台对周围环境的电磁辐射影响,该文结合某中波台类比监测结果,对现有常用的两种中波台电磁辐射环境影响预测模式进行比较,探讨两种预测模式的适用性。研究表明,环评导则的预测模式未考虑天线感应场及辐射近场的影响,计算方法简便,预测数值相对保守、偏安全;广电规范的预测模式考虑了天线辐射近场的影响,但未考虑天线感应场的影响,其预测数值与环评导则的预测数值相比更接近于实测值,对项目的环境管理更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8.
随着无线定位技术的快速发展,室内定位技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大部分基于无线的室内定位解决方案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进行位置勘测,而且在实际测量中,天线的非理想全向性覆盖对测量数据的真实性有很大影响。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区域定位算法,不需要进行位置勘测,并考虑天线全向性的不足,将测量角度分区间进行讨论,并将收集到的数据运用智能算法找出区域内的特征点,计算待定位点与特征点和AP之间的欧几里德距离,从而确定待定位点的区域。  相似文献   
59.
精确的时钟系统,是电视台准时播出的重要保证。为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我们台时钟系统配置了2套GPS卫星接收天线和卫星校时钟(TVZ3100),互为备份,2路卫星校时钟获得时间后,进入2台GS2高稳时钟,2台高稳时钟的输出接入时钟选择器(TVZ3102)来选择一路输入的SZ码时间,TVZ3002输出2路SZ码时间,其中一路接入TVZ3400时码发生配器,  相似文献   
60.
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的一种外推法研究了单极天线手机近场辐射及屏蔽.通过设置两种不同的屏蔽体,比较加入屏蔽体前后人头模型内的电场和比吸收率(SAR)分布变化,可以看出加入屏蔽体后辐射在人体头部的SAR分布明显减少.通过比较和分析可以得出:在相同的精度下,运用外推法比普通FDTD方法节省了一半以上计算时间和计算机内存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