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9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9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86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罗宏  汪伟 《长春大学学报》2003,13(5):113-114
就如何调动视障学生对《中医妇科学》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进行论述。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启发式替代注入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二是把教给学生知识转变成教会学生学习;三是多样性与灵活性相互配合,充分发掘学生的智力潜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92.
《巴州科技》2006,(4):27-27
很多女同志冬天双脚冰凉,特别怕冷。西医认为这是由于肢体末梢循环较差所致,中医则认为这是由于多数女性阳气偏弱所致。  相似文献   
993.
从胃火论治牙龈炎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践,采用对比疗法,得出清除胃火是治疗牙龈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94.
995.
名老中医梁乃津治疗胃脘痛的几种常用止痛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广东省名老中医、主任医师梁乃津,吸收各家学说及现代医学的长处,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以中医辨证为主,参考西医诊断,总结治疗胃脘痛几种止痛方法,取得很好的疗效。其方法有如下五种:1,养肝、舒肝、缓急止痛法,本法是治疗胃脘痛的主要方法之一。2,胃散止痛法。患者胃脘疼痛明显,或久痛不止,可先服胃散止痛。3,制酸止痛法。本法用于胃脘痛而伴有泛酸者。4,酸甘化阴止痛法。本法用于胃脘痛而无泛酸或胃酸偏低者。5,祛瘀止痛法。本法在胃脘痛而有瘀血情况下使用。  相似文献   
996.
浅谈财务管理目标与资本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潭雪梅 《科技资讯》2006,(7):188-188
如何科学地设置财务管理最优目标?本文从确定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出发,分析财务管理最优目标与资本结构的关系,并运用资本结构的计量指标,对我国企业的负债经营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97.
孙磊 《黑河科技》1997,(3):22-23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之一,是指各种慢性胃粘膜的炎症病变。慢性胃炎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肥厚性胃炎三种类型。本病以上腹部疼痛、饱胀、食欲不振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中医学的“胃痛”、“胃院痛”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为寒邪客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几个方面。1、病因病机1.1饮食停滞饮食不节,或过饥或过饱致冒失和降。《医学正传.胃院痛》上有“致病之由,多由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态饮热酒煎,复餐寒凉生冷,朝伤募捐,日积月深,…··做胃院疼痛”的说法。1.2寒邪客胃gbe寒邪,落于脾胃,寒凝脉络,阻滞气机…  相似文献   
998.
999.
中医学与亚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亚健康的概念及其临床表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对亚健康预防的指导意义,提出了防治亚健康状态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00.
中医缘何废而不止——近代"废止中医案"破产根源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表面上看,1929年全国反对“废止中医案”的胜利,与各界的拼力抗争有关,实际上真正左右事态发展的潜在因素很多。就传统与国情而言,数千年来,民间对中医有充分的信赖并建立了深厚的信仰。而西医数量上的有限性与几亿人口的巨大反差也令西医及政府决策者们望而却步;就民生与市场来说,中医药关涉着数百万从业人员的生计问题。中医的废止问题必然要改变国家医疗市场的格局;从政治与经济的角度,中医存废问题的斗争也是政府权力集团之间相互较量的缩影。而中医药与国民经济之密切关系更是政府无法回避的现实;最后,中医药具有公认的价值与效验,而当时的西医根本不具有将中医排除出去的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