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31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43年   1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长篇世情小说《歧路灯》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清初社会的婚丧嫁娶、礼仪往来、饮食习俗,记录了大量的社会掌故,涉及范围相当广泛,提供了一幅十八世纪中州地区的社会风俗画,为研究清代社会风尚和习俗提供了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62.
63.
通过分析有关壮族歌谣习俗的历史文本,认为传统书写文化观照作为口承文化的壮族歌谣习俗时表现出多重话语内涵和不平等性的特征。这种视角的根源是文化在发展规律上客观存在强势文化轻视、忽视弱势文化的历史局限性及传统书写文化在重文轻言、以文构权的思维定势下形成文化中心主义的主观局限性。由此提出应重视从口承文化的视野观照歌谣民俗,进而重新审视书写文化语境下口承文化的价值及地位。  相似文献   
64.
镜子在广西右江流域众多民俗事象中.被视为拒鬼辟邪之物。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地壮民族崇拜巫、道.进而崇拜巫、道用具的结果。  相似文献   
65.
彝家饮食习俗:大凡有客人到来,主人需让砧板沾血,现杀牲畜待客,方为好客的表现。最尊贵的客人来临,以打牛(即杀牛不用刀,以斧背击其头部而毙之,故称为打牛)待之为最尊敬,杀羊、猪、鸡等顺序逐步次之。招待贵客时,打牛宰羊的主人需以牛、羊板敬赠客人;杀猪者需以半边猪头赠送客人;杀鸡者就餐时以鸡头敬客。客人所得牛、羊板、半边猪头等可以带回去,也可由客人转赠他人,鸡头则要当众食之。上次我陪朋友去四川雅安市石棉县  相似文献   
66.
女性主义的几次发展同政治学的思维方式的转变在历时性上相对应,在进行问题分析时使用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社群主义的政治学理论框架。同时,女性主义也对传统西方政治学中“习俗-自然”以及“公共领域-私人领域”的区分提出了具有积极意义的批判。  相似文献   
67.
布依族人民以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创造了具有本民族鲜明特色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传统育儿习俗中的"种树"习俗就是其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布依族"种树"习俗隐含了布依人对生命意蕴的深刻、透彻的理解,在布依人的思想意识里生命是应被人类所敬畏的,人和自然的统一才是生命得以存在的根本,生命的成长包括人的成长是一个自然成长的过程且情感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透过布依人对生之意蕴的阐释,人们不得不对现代教育中的生命教育进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68.
黎族妇女的文身是黎族母系氏族社会遗留下来的一种古老的习俗,它反映了黎族女性原始的一种审美观念和宗教意识,曾在黎族社会里广泛流行。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文明的发达,这种风俗逐渐消失。然而,文身图案作为一种原始艺术,一种民族文化,是记载人类历史和民族历史的宝贵资料,应当认真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69.
20世纪30年代庄学本西康考察摄影图片保留了“西康女子”涂面习俗极为珍贵的民俗资料,据藏汉文史料文献记载,这种被称作“赭面”的习俗早在吐蕃时期业已存在,20世纪末期在青海都兰地区发现的吐蕃墓中的棺板画也能见到这类习俗.文章认为赭面习俗更可能流行于“西康女子”及藏北牧区,与古代东民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0.
巴马作为世界五大长寿之乡之一,人们长寿的原因除了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外,还有一系列与生命相关的长寿文化,补粮习俗就是其中之一。补粮习俗是巴马老年人战胜疾病、实现延年益寿的力量来源,它是老年人重要的精神依托。同时,补粮习俗为老年人创造和谐、尊老、孝老的社会环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在老年人精神赡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变迁,巴马的一些习俗在发展浪潮中逐步消失,而补粮习俗仍以顽强的生命力延续下来,散发着独特魅力,渗透到各个民族的生活当中,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