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梳理江苏淮安清口惠济祠的历史沿革。重点对妈祖入祀惠济祠的缘由,入祀后的鼎盛时期以及余绪与回响进行考述,最后从四个方面说明惠济祠的文化影响及其遗产价值。  相似文献   
22.
23.
重复两次对龙祠饮用水水源九个样点进行取样,经固定、染色、制片等常规处理,在显微镜下观察鉴定水生藻类。结果表明:该水源中共有被子植物34种,藻类38种,其中被子植物中沉水植物4种,挺水植物17种,湿生植物14种。藻类植物中蓝藻门11种,绿藻门16种,硅藻门2种。研究表明:1.水生植物大部分种类为喜钙植物。2.植物种类减少,抗性能力强的植物数量增多,小型水生植物生长受抑制。3.有富营养化趋向。4.水源水质偏碱性。5.总的说来水源基本清洁。  相似文献   
24.
萍乡是北宋著名理学家周敦颐仕宦之地,他在北宋庆历初年监芦溪镇税局时,袁州士人多从其游学。与江西修水、赣州、九江等周敦颐存神过化之地一样,萍乡建有纪念性质的宗濂书院,但明清及民国的地方志对宗濂书院的记载多有抵牾,甚而名称不一。从北宋时期书院规制及周敦颐仕萍时的实际情况来看,萍乡芦溪的宗濂书院不是周敦颐所建,其最初形态为濂溪祠,最迟于明正德九年易名为宗濂书院;万历年间宗濂书院易址迁建,清康熙甲寅兵乱被毁,嗣后又陆续重建,光绪年间县令顾家相改名为濂溪书院并设官课,首次赋予书院除祠祭功能外的教学功能。清末书院改章,濂溪书院更名为濂溪高等小学校,成为萍乡最早改制为小学的书院,民国时期再更名为萍乡芦溪区立小学校,解放后为萍乡芦溪小学,千年弦歌,至今不辍。  相似文献   
25.
《漳州师院学报》2017,(3):46-53
敬梓以泰伯为吴氏家族远祖,泰伯故事遂成为其建构家族成长史的原点与思想导源。《儒林外史》中,泰伯祠蕴含丰富的儒家思想,小说围绕泰伯祠祭祀建构其思想体系与结构形式。《儒林外史》抨击八股举业的同时,也从正面思考科举制度,主张以新的礼教秩序改造科举、成就人才;吴敬梓写出儒家经典在社会实践中的困惑以及其对于经典所规范的理想的坚守,小说启发后来者对中国文化进行深层探索。  相似文献   
26.
中原华夏族群在其边缘的不断扩张和漂移中,华夏知识精英开始不断修改和调整华夏历史的话语。由此,处于华夏边缘的六安本土历史被重新建构,逐渐被纳入华夏早期历史架构。此后,六安本土精英欣然接受臧文仲、《史记》关于皋陶后裔封于英、六的叙事架构,并受到《华阳国志》的影响,通过方志、族谱、文人诗文,逐渐形成关于本土古史的新的族群认同和选择性的历史记忆。秦汉以后对于皋陶与六安古史的重新构建,有一个重要表征,即"皋陶祠"的建置与反复修建。人们透过对皋祠或皋墓的膜拜,在各自的心灵世界中,又一次升华了对于皋陶的历史构建与书写。皋祠或皋墓,在具体的六安传统话语中,被赋予了一些非一般祠墓所具有的人文意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