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55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356篇
系统科学   114篇
丛书文集   510篇
教育与普及   36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5篇
现状及发展   28篇
综合类   9210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339篇
  2013年   335篇
  2012年   323篇
  2011年   485篇
  2010年   456篇
  2009年   507篇
  2008年   601篇
  2007年   546篇
  2006年   458篇
  2005年   429篇
  2004年   427篇
  2003年   441篇
  2002年   364篇
  2001年   443篇
  2000年   425篇
  1999年   375篇
  1998年   370篇
  1997年   359篇
  1996年   339篇
  1995年   296篇
  1994年   208篇
  1993年   143篇
  1992年   176篇
  1991年   160篇
  1990年   160篇
  1989年   128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991.
采用溶胶一凝胶技术两步法把Eu(BA)3掺入到SiO2中制备Eu(BA)3/SiO2复合发光材料,并对其发光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制备Eu(BA)3/SiO2复合发光材料的晟佳工艺条件是水与正硅酸乙酯摩尔比为4,正硅酸乙酯、盐酸和六次甲基四胺的摩尔比为17.5×10-45×10-3,陈化温度为40℃,掺入SiO2中的苯甲酸和铕离子的摩尔比为31,苯甲酸铕掺入量为1%.对Eu(BA)3粉体和Eu(BA)3/SiO2复合发光材料荧光光谱进行比较发现Eu(BA)3/SiO2复合发光材料激发光谱最大吸收峰变窄,同时发生蓝移,由288 nm蓝移到280 nmEu(BA)3/SiO2复合发光材料发射光谱在594 nm和618 nm处分别出现Eu3 的5D0→7F1和5D0→7F2跃迁发射,单位质量稀土配合物的发光强度是Eu(BA)3粉体的3倍左右.  相似文献   
992.
为了准确分析核设施停机后周围空间的三维辐射剂量场分布情况,基于严格两步法(rigorous two step method,R2S)停堆剂量计算的方法,开发了基于蒙特卡罗输运计算程序MCNP5和燃耗计算程序ORGEN2. 1耦合的三维停堆剂量计算程序M OCA,实现了中子输运计算、材料活化计算和光子剂量计算的自动耦合,并通过中子辐照例题与Super MC程序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MOCA的计算结果与Super MC计算的结果吻合较好,可以为核设施的运维检修以及退役的剂量率空间分布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93.
结晶氯化铝的热解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化学成分分析及XRD技术对一种新的酸法生产氧化铝方法(双循环法)中关键技术——氯化铝热解制备氧化铝的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考察温度及时间对静态与有水蒸气气氛两种热解条件结晶氯化铝热解性能影响规律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水蒸气气氛中结晶氯化铝的热解速率明显高于晶体直接热解.水蒸气气氛中适宜的热解条件为热解温度800℃,热解时间30 min,产物中氯的质量分数可降至0.14%.而静态热解最优条件为热解温度900℃,热解时间60 min,此时氯的质量分数为0.25%.  相似文献   
994.
柱撑粘土是一种独特的二维类沸石材料,通常由大的水解无机金属阳离子与粘土层间的补偿阳离子电荷进行离子交换后在高温下脱水、脱羟基后制备而得。柱撑粘土由于其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孔容及层间距而被作为新型固体酸催化剂和吸附材料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概述了柱撑粘土的制备、柱化机理及作为石油催化材料和吸附功能材料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5.
通过Pt羰基簇合物在N2气氛下于150℃热分解制得了无定形的碳载纳米Pt催化剂。发现甲醇在这种催化剂上氧化的起始电位和峰电位均比在传统的液相还原法制得的Pt/C催化剂上发生了,负移,峰电流也有明显的增加,且稳定性好。表明通过Pt羰基簇合物热分解制备Pt/C催化剂是一种较好的制备甲醇氧化电催化剂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6.
本文研究了平面物系与平面桁架的计算机方法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算例表明,与传统的手算方法比较,电算方法具有计算效率高通用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997.
吉林蛟河不同演替阶段针阔混交林 凋落物持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凋落物层是森林土壤不可缺少的保护层,在森林水土保持及水源涵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探究中国东北东部山地不同演替阶段针阔混交林凋落物持水特性的变化规律,以及持水特性与演替阶段之间的关系,以吉林省蛟河市林业实验区管理局林场不同演替阶段针阔混交林凋落物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固定监测样地中采用蛇形取样法均匀地选择5个边长为20 cm的正方形样方,并将每个样方内的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的凋落物取回实验室进行持水特性分析。采用室内浸水法计算凋落物的蓄积量、持水量、持水率以及凋落物的有效拦蓄量,并结合野外观测数据分析林下凋落物的持水特性与演替阶段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演替阶段凋落物的总蓄积量为成熟林(7.26 t/hm2)>近熟林(4.56 t/hm2)>中龄林(3.68 t/hm2),持水量大小为成熟林(21.23 t/hm2)<近熟林(35.24 t/hm2)<中龄林(47.71 t/hm2),持水率大小为成熟林(844.72%)>近熟林(742.58%)>中龄林(592.02%),有效拦蓄量为成熟林(31.32 t/hm2)>近熟林(20.52 t/hm2)>中龄林(11.98 t/hm2)。林分各演替阶段不同分解程度的凋落物持水量与持水率均随着浸水时间的增加呈对数关系增长,吸水速率则随浸水时间的增加呈幂指数关系下降。研究表明,成熟林的持水性能最强,近熟林、中龄林持水性能依次减弱。不同演替阶段林分最大持水量、最大持水率与蓄积量大小排序一致,表明持水量、持水率与蓄积量有很强的相关关系,蓄积量越大,凋落物持水量、持水率越高,森林凋落物持水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998.
利用气相色谱毛细管柱和HP-5检测器等,建立苯、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等5种苯系物(BTEX)的分析检测方法,验证器精密度和检测稳定性,确定了用Agilent7890B(附FID火焰检测器)检测这5种苯系物的检出限分别是1.68,2.17,2.018,2.02,1.256 μg/L,为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苯系物质量浓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9.
利用1,3-二(2',4'-二羧酸苯基)苯、2,2'-联吡啶和氧化镉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超分子化合物{Cd(H2dtca)(bipy)}[H2dtca=1,3-二(2',4'-二羧酸苯基)苯,bipy=2,2'-联吡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结构研究发现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a=1.604 06(7)nm,b=1.037 30(4)nm,c=1.720 97(7)nm;β=101.803 0(10)°;Z=4,wR1=0.034 2,wR2=0.079 5.晶体结构分析表明2个镉在1个1,3-二(2',4'-二羧酸苯基)苯的连接下形成了一个双核结构,再在氢键作用下,形成3维超分子结构.此外,还研究了配合物的固态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000.
任涛  郭喜庆  曾威  陈旭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9):12427-12434
海上坠物冲击直接影响水下管汇工作稳定性,开展坠物冲击下水下管汇的动力学分析能够为其结构设计提供依据、提高水下管汇生产安全性。针对基于非全尺寸模型的水下管汇动力学分析方法导致分析结果精度受损的问题,建立水下管汇全尺寸有限元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并针对由此造成的计算成本过高的问题,引入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SVR)、Kriging和径向基函数(radical basis function, RBF)代理模型提高分析效率,结果表明Kriging模型精度最高,RBF模型次之,SVR模型精度最低。进一步地,考虑单一代理模型预测性能的局限性,基于组合预测理论建立水下管汇动力学响应混合代理模型,构建坠物冲击下基于混合代理模型的水下管汇动力学分析方法,并对其预测精度和计算成本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代理模型,混合代理模型的平均计算精度提高了10.12%,与单独使用有限元方法相比,其计算效率提高了81.24%,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