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模拟欢26块油藏地层条件下,利用细管实验研究了CO2驱油效果,并测定地层油与CO2的最小混相压力。结果表明,在同样CO2注入量下,注入压力越大,累积采收率越大;注气量达到0.62~0.8PV后,CO2突破,生产气油比急剧上升,注入压力越大,CO2突破时注气量越多,但CO2突破后生产气油比上升越快。欢26块地层油与CO2的最小混相压力为23.6MPa,在地层压力可以达到CO2混相驱,在进行CO2非混相驱时,注入压力尽可能高,这样可取得更好的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12.
微细管内压力功及粘性耗散对流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细通道内的流动特性研究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由于尺度微小,在常规尺度管流中被忽略的某些因素在微细通道中的作用将变得显著。因此,利用量级分析和数值计算的方法讨论了压力功及粘性耗散对微细管内可压缩流体绝热流动特性的影响,并得出以下结论: 对微细管道内的可压缩流体流动,压力功及粘性耗散已成为不可忽略的因素,它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使沿管程Ma 增加趋缓及压降减小,但对流动阻力特性影响不大,局域Fanning 摩擦因数Cf与Re的乘积不再是常数16,而是局域Ma 的函数,并随局域Ma 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3.
毛细管中高阶参量过程的理论描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了毛细管中高阶光学参量过程的理论模型。该模型在传统的高阶参量过程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自洽地考虑了毛细管中光导波模式特征和激光束对毛细管中光学导波模式激发效率的影响,得到了毛细管中高阶光学参量过程的相位匹配条件。利用这个理论模型概略地分析讨论了毛细管中高阶光学参量过程的最近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以细管实验结果为依据,结合新近提出的“混相函数”的概念,对利用状态方程求解最小混相压力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与改进,克服了原方法中重组分临界值难以确定的缺点,同时提高了温度对计算结果的敏感性。通过对CO2/原油体系最小混相压力的计算,充分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微细光滑管内可压缩流动换热特性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细通道内的可压缩流动换热特性研究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利用数值方法讨论了压力功和粘性耗散对微细光滑管内可压缩流动换热特性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微细管内Ec沿管长是变化的,仅依据入口处的Ec对压力功及粘性耗散的作用进行取舍是不确切的;等热流及等壁温换热条件下的计算结果显示,在入口Ma及长径比较大时,考虑压力功及粘性耗散时得出的Nu要小于常规尺度管的理论值,在等壁温情况下,甚至出现了热流方向发生变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通过论证胸腔插细管持续引流术的临床应用的可行性,能使成型的新技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方法:胸腔插细管持续引流组(Ⅰ组)、分次胸腔穿刺抽液引流组(Ⅱ组)、胸腔置入硅胶管(15mm)引流组(Ⅲ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Ⅰ组与Ⅱ组、Ⅲ组比较,胸水吸收快、住院时间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P〈0.01).结论:国内外胸腔积液发生率极高,积液的引流采用微创胸腔插细管持续引流术相对于分次胸腔穿刺抽液引流法、胸腔置入硅胶管引流法有胸水吸收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继发感染率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为了缩短最小混相压力的测试时间,根据界面张力消失原理,提出了一种可以快速确定最小混相压力的实验新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利用可旋转的活塞式高压配样器,通过测定原油和CO2混合过程中的压力变化来确定最小混相压力。利用该方法对华庆长6储层的原油与CO2的最小混相压力进行测试,并与细管法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测试结果与细管法的测试结果较接近,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实验过程耗时较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针对制剂生产中的胶囊灌装工艺环节,提出一种新型的粉体材料直接灌装技术。该技术结合振动激励下粉体材料在细管流道中流化的基本原理和出口流量的精确控制,实现了逐个胶囊的批量灌装。选取4种吸入级乳糖粉末,在不同的振动时间、振动电压等操作参数下进行灌装实验,分析了影响不同粉体材料胶囊灌装剂量准确性与剂间均一性的因素。结果表明:该技术对不同物性的粉体材料具有良好的适用性;灌装量与振动时间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条件下,能达到一个稳定的灌装速率;单剂灌装量随振动电压的增大而增加;在不同操作参数组合下,可实现较大范围的剂量灌装,为完成生产中多样化的灌装任务提供了可行性。研究成果为胶囊剂微量灌装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参考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以细管实验结果为依据 ,结合新近提出的“混相函数”的概念 ,对利用状态方程求解最小混相压力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与改进 ,克服了原方法中重组分临界值难以确定的缺点 ,同时提高了温度对计算结果的敏感性 .通过对 CO2 /原油体系最小混相压力的计算 ,充分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