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23篇 |
免费 | 368篇 |
国内免费 | 247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50篇 |
丛书文集 | 298篇 |
教育与普及 | 232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37篇 |
现状及发展 | 49篇 |
研究方法 | 1篇 |
综合类 | 577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71篇 |
2023年 | 131篇 |
2022年 | 103篇 |
2021年 | 177篇 |
2020年 | 131篇 |
2019年 | 122篇 |
2018年 | 73篇 |
2017年 | 93篇 |
2016年 | 117篇 |
2015年 | 161篇 |
2014年 | 287篇 |
2013年 | 248篇 |
2012年 | 297篇 |
2011年 | 297篇 |
2010年 | 294篇 |
2009年 | 292篇 |
2008年 | 306篇 |
2007年 | 315篇 |
2006年 | 227篇 |
2005年 | 250篇 |
2004年 | 201篇 |
2003年 | 220篇 |
2002年 | 199篇 |
2001年 | 211篇 |
2000年 | 190篇 |
1999年 | 194篇 |
1998年 | 165篇 |
1997年 | 150篇 |
1996年 | 159篇 |
1995年 | 136篇 |
1994年 | 99篇 |
1993年 | 93篇 |
1992年 | 77篇 |
1991年 | 92篇 |
1990年 | 81篇 |
1989年 | 69篇 |
1988年 | 40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31.
双频道频谱激电的非线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电化学理论出发,建立了当电流密度不很大时,矿物-溶液界面的面极化等效电路模型.应用非线性网络理论,分析计算了任意波形电流激发下该等效电路的过电位响应,并分析了双频道频谱激电非线性效应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2.
33.
本文研究了Te(Ⅳ)在盐酸-结晶紫底液中的极谱波特性,结果表明:当Te(Ⅳ)浓度小于80ppb时,为氢催化波;而当其浓度约高于80ppb时,其还原波还叠加了Te(0)与结晶紫在汞电极表面上生成的电活性配合物之吸附波. 相似文献
34.
对手性苯基吡啶、苯基嘧啶类液晶共十九个化合物进行了电子轰击质谱和化学电离质谱测定,讨论了它们的质谱特征和裂解机理。 相似文献
35.
张明玉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4):81-82
本文介绍了电涡流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于普通物理实验《测量金属线膨胀系数》中测量金属棒的微小伸长量的方法.并与传统的光杠杆放大法测量作了比较。这是将非电量电测技术应用于传统物理实验的教学改革尝试. 相似文献
37.
提出了正态分布无边界扩散模式粉尘浓度预测法,介绍了广州体育馆爆破拆除时的降尘措施,即清理积尘、楼面蓄水、预湿墙体、屋面敷水袋、建筑外设高压管网喷水、搭设防尘排栅和直升机投水弹并产生下向风流等综合防尘技术,实施后减轻了粉尘危害。 相似文献
38.
海洋生物黏附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附着生物粘合蛋白的研究对于生物粘合剂的开发及海洋防污行业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综述了对贻贝足丝蛋白,藤壶胶蛋白以及管栖毛虫管胶蛋白的研究进展。3种不同生物的黏附蛋白具有某些相似性,同时又各有其结构特点,对其蛋白质结构,功能及粘合机制的研究既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9.
本文综述了稀土在金属镍电沉积中的应用现状,实验表明:在镀液中加入少量稀土化合物可以改善镀液的分散能力和深镀能力,提高镀层沉积速度,增加镀层的硬度和耐磨性,改善镀层表面质量。同时指出,镀层质量的提高是由于稀土元素使镀层的内部组织结构产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电消融术+骶骨韧带切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电消融术+骶骨韧带切断术治疗,对合并子宫肌瘤或卵巢巧克力囊肿同时行子宫肌瘤挖除术或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合并有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粘连者行粘连分离及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灶电灼术.术后观察月经量、痛经程度、子宫体积等变化.结果术后月经量减至术前的52±20%,28例(70%)痛经完全消失,9例(22.5%)痛经明显缓解,3例(7.5%)痛经部分缓解.术后疼痛评分、分级均明显降低(p<0.01);子宫体积平均缩小37%.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电消融术+骶骨韧带切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新方法,近期疗效显著,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