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6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182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138篇
教育与普及   15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9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317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小麦遭受赤霉病危害后由赤霉病菌———禾谷镰刀菌产生的一种真菌毒素,这种毒素对人类和家畜的健康产生危害,严重地影响小麦的利用价值.种植低DON含量的品种是减少这种毒素危害的有效措施,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能加速低DON品种的选育进程.在采用AFLP、SSR分子标记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抗性基因类似物(RGA)对‘宁7840’(低DON含量的品种)和‘Clark’(高DON含量的品种)建立的133个重组自交系进行了DON含量的遗传特性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两个DON含量的数量特性位点(QTL),它们中含有4个与低DON含量密切相关RGAs,其中三个RGAs(RGA14-1,RGA16-1,RGA18-1)座落在染色体1A的长臂上,另一个(RGA14-2)座落在染色体5B的长臂上.座落在1AL和5BL上的QTL分别解释16.81%和7.84%的DON含量变异.DNA序列分析表明这些RGAs均与现已发现的抗性基因同源/类似,它们可能在小麦的低DON含量和赤霉病抗性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2.
采用平板对峙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24孔培养法等方法开展草莓内生菌株的多功能研究,筛选得到一株具有拮抗功能、自毒物质降解功能和杀线虫功能的防治草莓重茬病内生菌株SRF5.研究结果显示:菌株SRF5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率达到71.65%;处理第7天时,菌株SRF5对苯甲酸的降解率达到60%以上,对对羟基苯甲酸的降解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163.
白腐菌对焦化废水中吲哚的降解及其机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用白腐菌BP降解吲哚,研究了白腐菌在不同培养基中对两种浓度吲哚的降解过程和机理,以及吲哚的降解与白腐菌漆酶酶活、生物量、培养基pH值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培养基中白腐菌可去除99%以上的吲哚;吲哚去除率与白腐菌漆酶活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白腐菌漆酶活率达到最高时,可去除97%以上的吲哚;高浓度吲哚会抑制白腐菌的生长,同时也激发了白腐菌漆酶的产生,秸秆滤出液能促进白腐菌的生长和漆酶活力的增长;白腐菌BP最适pH值为6~7,pH值在5~8之间对吲哚都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在HPLC谱图3~6 min之间出现的新物质可能有氧化吲哚和靛红.  相似文献   
164.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环境假单胞菌属细菌丰度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建立了总细菌及假单胞菌属的标准曲线,并以环境样本中假单胞菌属与总细菌的比值反映其细菌丰度.应用该方法评价人工除藻反应器中组合填料、无纺布、弹性填料等介质对太湖水中溶藻细菌之一的假单胞菌属的富集情况.结果显示:该方法对总细菌的检测范围为103~108个基因拷贝/μL(R2=0.997);假单胞菌属的检测范围为1~105个基因拷贝/μL(R2=0.994).对除藻反应器溶藻细菌富集效果的评价显示,所建立的方法能有效检测反应器中填料对该类溶藻细菌的富集程度.初步证明所建立的方法可有效定量假单胞菌属在环境样本中的丰度.  相似文献   
165.
为解决石油开发过程中所产生的高盐含油废水等问题,采用生物法降解高盐石油废水,其中,较高的盐度能够抑制异养细菌代谢功能同时大大降低其修复效率。从高盐度石油废水中筛选出6株优势和3株非优势的耐盐石油降解菌,这9株菌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均可在1%~5%高盐环境下正常生长,并将其应用于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工艺,对高盐石油废水进行降解研究。水力停留时间为5 h,气水比为3∶1,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的平均去除率可达50%,出水COD值维持在50 mg/L以下,符合城镇污水排放1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66.
植物根际促生菌对植物有效利用土壤养分具有重要贡献,但关于滩涂农田土壤中促生菌解磷功能方面的研究较少。为此,从南通市和宁波市滩涂围垦区农田耕层土壤中分离出5株具有促生作用的细菌,并就其溶磷功能开展研究。经16S r RNA基因序列鉴定,所分离菌株分别为:Microbacterium flavescens(Mib.flavescens)、Pseudomonas chlororaphis (Ps.chlororaphis)、Pseudomonas jessenii (Ps.jessenii)、Massilia varians (M.varians)和Brevundimonas nasdae(Brv.nasdae)。在不同碳源、氮源、碳氮摩尔比(C/N)、pH和温度下测定细菌解磷能力,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Mib.flavescens、Brv.nasdae在中性条件下解磷能力优越,解磷量保持在80.27~85.51 mg/L之间;较其他菌株而言,Ps.jessenii在4~37℃环境中的解磷能力显著,解磷量保持在13.59~81.94 mg/L之间。这3株菌株具有良好的微生物肥料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7.
试验研究了5 L发酵罐上液体深层培养假密环菌,生产菌丝体复合多糖的发酵条件,同时比较用酵母泥作培养基和用马铃薯作培养基发酵过程中假密环菌的生长情况、产多糖量和菌丝体生长形态.结果表明:接种量为5%,温度(26.0±0.5)℃,pH为6.00±0.2,溶氧保持在20%以上;从培养开始到收罐的0~85 h,搅拌速度从80 r/m in到160 r/m in分阶段递增;补料分批发酵,上罐培养3~4 d为最适发酵条件.使用马铃薯复合培养基发酵的发酵液中菌密度最高可达11.541 g(干质量).L-1,而使用酵母泥复合培养基菌密度最高达9.657 g(干质量).L-1,前者比后者高出19.51%.而酵母泥培养基的多糖质量浓度则最高达1.27 g.L-1,比马铃薯培养基高出22.83%.且平均培养时间比马铃薯培养基缩短12 h.  相似文献   
168.
高产5-氨基乙酰丙酸光合细菌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不同生态环境中分离培养出20株光合细菌,进行5-氨基乙酰丙酸(5-ALA)的产量检测,筛选出一株分离自广州市云溪公园池塘底泥的菌株R5,其5-ALA产量最高,达4.92 mg/L.为了确定菌株R5的分类学地位,对该菌株的形态学、碳源利用情况等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表明该菌株符合红假单胞菌属的生物学特征;以菌株R5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16S rDNA基因,对PCR产物进行了序列测定,将所测得的核酸序列与相关细菌的16S rRNA序列进行比对,并构建进化树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菌株R5与沼泽红假单胞菌株KUGB306(Rhodop-seudom onas palustrisKUGB306)形成一个类群,序列同源性为99%.故最后确定该高产5-ALA的菌株属于红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 onas).  相似文献   
169.
考察了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在40~160 MPa高压处理前后的形态、 生理生化性质及代谢产物的絮凝活性变化. 结果表明, 高压对复合菌的形态有明显的影响, 对菌的生理生化性质影响较小. 絮凝活性实验表明, 高压作用下, 2号组成菌代谢产物的絮凝活性有明显的压力阈值, 在70 MPa时, 其絮凝率为60.9%, 而复合菌代谢产物的絮凝活性无明显变化, 几种压力下絮凝率皆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70.
无线融断网络具有长延时、高动态拓扑、链路不稳定等特点,伴随着网络联接缺乏源端到目的端的持续性,为解决网络通信困难的问题,将多头绒泡菌的智能性和自适应性引入,提出一种自适应的无线融断网络路由算法。搭建无线融断网络模型,推导出链路容量的数学表达;设计下一跳节点的选择策略和最佳路由选择策略,实现在融断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尽力投递。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在网络开销率较低的情况下,达到良好的数据投递,且平均延迟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