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6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182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138篇
教育与普及   15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9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317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茶树草螺菌是从野外茶树中分离的一种革兰氏阴性内生细菌。茶树内生草螺菌WT00C在含200 mmol/L硒酸钠的LB培养基内37℃培养28 h后,收获、保存细菌并重新命名为茶树草螺菌WT00C-Se。将茶树草螺菌WT00C-Se重新接种至含200 mmol/L硒酸钠的LB培养基中培养,其生长抑制期和生长期缩短6 h,仅为原来茶树内生草螺菌WT00C菌株的一半。摇瓶培养和电镜观察都表明茶树草螺菌WT00C-Se仍拥有还原硒酸盐、生成红色纳米单质硒(Se~0)的能力。根据茶树草螺菌WT00C-Se的特性,进行红色纳米单质硒产率条件优化后发现:首先用含75 mmol/L硒酸钠的培养基活化茶树草螺菌WT00C-Se,然后按1∶100比例接种200 mmol/L硒酸钠LB培养基,并在37℃、200 r/min、pH 7. 0条件下培养,红色纳米单质硒产率较高且耗时短。依照优化条件,使用发酵罐发酵30 h,每升培养物可制备出560 mg纯净的红色单质硒。该研究结果不仅为利用微生物生产红色单质硒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而且为今后产业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3.
《河南科学》2016,(8):1274-1277
探索一种新的潮湿条件下阻菌性检测试验方法,并与传统的阻菌性检测试验方法进行比较.将3种不同浓度的黏质沙雷菌分别接种到50 m L培养基中,放入全自动血培养仪中培养,观察菌的生长情况.选取6种已知阻菌性能的膜敷料类产品,盲法标记,每种敷料分别用两种方法,进行3次重复试验进行传统方法与新方法的比对试验.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比营养肉汤培养基更早观察到培养基浑浊.新方法6种样品观察结果与揭盲结果完全一致,而传统方法6种样品中出现2种样品结果观察结果与揭盲结果不一致的情况,1个出现杂菌污染结果,1个为假阳性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潮湿条件下阻菌性检测试验新方法准确性更高,操作简便,可避免传统试验方法中的交叉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24.
<正>在上一期的"筑梦青春"栏目中,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知力"全国专项奖和北京代表队的获奖项目。本期我们将继续为大家报道"知力"全国专项奖其他三个代表队。百合枯萎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甘肃代表队兰州市第一中学冯昱人  相似文献   
125.
以改善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乐学河景观水体生态环境为根本目的,采用日照市生态环境研究所最新研制的微生态制剂,探索其净化景观水体的功效,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剂对水体COD、氨氮、总氮、总磷去除率分别达到58.0%、88.1%、80.1%、73.8%,说明该菌剂进行乐学河景观水体的生态修复效果明显,采用该法进行乐学河微生态调控,不会带来二次污染,且经济、便捷。  相似文献   
126.
从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中分离到一株高效氨化菌AHJ1,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球形芽孢杆菌;进一步探讨了UASB处理工艺各因素对AHJ1氨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37℃,pH 6.0、装液量30%,氨化率可达58.62%,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厌氧处理中鸟粪石的生成.  相似文献   
127.
建立一套高效的生物破乳剂产生菌筛选方法是解决破乳剂产生菌筛选困难的主要途径,利用这种方法从大庆油田采油废水中分离、筛选得到1株对水包油型(O/W)和油包水型(W/O)两种乳状液均具有破乳效能的高效生物破乳剂产生菌,该菌对这两种乳状液在20 h的破乳率均可达90%以上。生理生化鉴定及基于16S rD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菌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菌株编号LH1。实验发现,LH1菌的有效破乳成分为胞外代谢物质,低温、高温及超声破碎处理均对其破乳活性无明显影响,说明破乳菌LH1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8.
研究RIP防治内植物葡萄球菌感染的效果,将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RIP组、左氧氟沙星组(左氧组)、左氧氟沙星+RIP组(联合组).将在金葡菌菌液浸泡过的涤纶材料植入到大鼠皮下囊内,观察各组动物的生命体征和存活情况.7 d后处死各组存活动物,取出内植物,对其表面附着的细菌进行计数分析.术后7 d,空白材料表面有大量细菌存活,并形成生物被膜;而RIP组和左氧组涤纶表面细菌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RIP组和左氧组之间无差别;联合用药组只检测出极少量细菌,明显低于其余三组(P<0.001).说明RIP与抗生素联用可有效降低模型动物的死亡率,抑制金葡菌引起的内植物感染.  相似文献   
129.
背景:志贺氏菌感染能造成人类出血性腹泻,此菌常带有一大型毒性质体,以携带第三型分泌系统及相关致病基因,并透过此系统释放作用蛋白,协助菌体侵入人类肠壁细胞,操控细胞功能,以利在细胞中存活及增殖.IpaH家族蛋白是作用蛋白中较特别的一群,志贺氏菌常带有数个IpaH家族基因,除了在毒性质体上,经常同时存在染色体上.从蛋白质结构上来说,IpaH家族蛋白皆由两个功能性区域组成,其C端均为E3泛素连接酶,而N端在不同IpaH家族蛋白则具有不同的白氨酸重复序列,可能结合不同的目标蛋白,最后将其泛素化.其中IpaH4.5、IpaH7.8、IpaH9.8在侵入宿主细胞后才释放:目前已有研究发现IpaH4.5和IpaH9.8的目标蛋白,其他IpaH蛋白的目标蛋白和功能则仍未知,因此我们希望利用酵母菌双杂合技术找出IpaH7.8的目标蛋白.方法:使用酵母菌双杂合系统筛选,接着将可能的候选蛋白,以其在细胞内的分布、伪阳性的可能性、与IpaH7.8交互作用的强度等,作进一步评估,最后以共同沉淀技术进行验证.结果:经酵母菌双杂合系统筛选后,我们得到6个候选蛋白,其中多数参与细胞的代谢反应.其中一候选蛋白-RAD50,主要分布在细胞核,而我们直接在细胞中表现IpaH7.8 N端和绿色萤光蛋白的融合蛋白,也发现绿色萤光聚集在细胞核,因此推测RAD50为候选蛋白的可能性最高.将IpaH7.8和RAD50进行共同沉淀,显示两者在生物体外的条件下可互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0.
生物膜和生物膜形成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菌生物膜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群落,生物膜巾除了水和细菌以外,还含有细菌分泌的胞外聚合物、吸附的营养物质、代谢产物及DNA等细菌裂解产物.介绍细菌生物膜的形成过程,并综述了近年来医学领域以几种成膜力强的条件致病菌为研究对象,从基因水平上证实了细菌细胞表面结构鞭毛、纤毛、胞外聚合物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等细胞因子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