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2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东北地区农业地域结构类型划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建立农业地域结构类型划分的指标体系。以185个县级行政区域为统计单元,运用因子聚类和GIS空间分析方法,依据农林牧渔等主要部门的构成比例和不同组合,将东北地区划分为农牧类、种植业类、牧农类、农牧渔类、林牧类和渔业类等6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根据主要农作物结构、牲畜种类构成以及林系特征等进行识别,划分出24种亚类,为区域农业发展宏观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图2,表3,参12。  相似文献   
62.
由于蒙古高原位于亚洲温带地区,广布的北温带和温带亚洲成分(5种,占31.25%)构成了该属的基本成分,在蒙古高原的北部汉入欧洲-后利业成分(4种),在东部渗入了东亚区系成分(4种),分别占25%,反遇了该属植物区系成分与西伯利亚和东亚森林区植物区系的紧密联系,亚洲中部成分(3种,占18.75%),特别是达乌里-蒙古种(2种)为蒙古原物有种,这是该属植物在蒙古高原长期适应演化的结果,蒙古高原野豌豆属植物与东西伯利亚、东北和华北地区联系较为紧密。  相似文献   
63.
东北地区危害农业、林业的鞘翅目昆虫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研究作者报道了东北地区危害农业,林业的鞘翅目昆虫347种,它们隶属于39科,作者对这些种类的分布及其取食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以期为广大农业、林业及植物保护工作者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论述了23科,即壳甲科,步甲科,牙甲砂,隐翅虫科,龙虱料共87种。  相似文献   
64.
报道了大花棘豆在河北省的新分布,并通过对标本,资料的研究,对De Candolle所建立的大花棘豆的三个种下分类单位进行了修改,认为大花棘豆应包括二个变种;分布于西伯利亚与我国河北省的原变种大花棘豆var.grandiflora和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及东北地区的变种狭翼大花枣豆var.leptoptera DC。  相似文献   
65.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城市流强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城市流强度的定量分析方法,对东北三个城市群组"辽中南"、"吉中"、"哈大齐"的区位熵、外向功能量和城市流强度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基于此提出了城市群组的城市流强化与城市整合对策.结果显示,东北三个城市群组的中心城市均可以分为三类--高等、中等、低等:沈阳、大连、长春和哈尔滨以较大的城市流强度值成为各自城市群组联系的高等级中心;鞍山、丹东、营口、四平、大庆、绥化分别成为各自的中等级中心;其他城市成为各自群组的低等级中心.东北地区城市群组实现城市流强化和城市整合发展的对策为:网络化发展以解决结构与体制的矛盾,合理定向以实现各群组内部城市的整合发展,分等策略以提升城市群组内部的城市流强度.  相似文献   
66.
【目的】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木质部孔性特征的分化,导致两个功能类群在水力学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分析针叶与阔叶树种枝条及其组分间导水率对比特征,了解树木枝-叶水力传导机制。【方法】以东北温带森林中常见的3种针叶树种红松(Pinus koraiensis)、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和4种阔叶树种白桦(Betula platyphylla)、五角槭(Acer mono)、春榆(Ulmus japonica)、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压流速仪(HPFM)的准稳态法,测定枝条的整枝(Kwb)、茎段(Kb)、叶片(Klb)和叶柄导水率(Kp),并分别计算基于叶面积和叶质量的整枝(Kwb-areaKwb-mass)、茎段(Kb-areaKb-mass)、叶片导水率(Klb-areaKlb-mass)。比较同一树种枝条水力阻力分配以及不同树种同一组分间导水率差异,并探索标准化后的枝条及其组分导水率与叶性状[包括比叶质量(LMA)和叶干物质含量(LDMC)]的关系。【结果】①红松的Klb约是KbKwb的4倍,针叶阻力(Rlb)仅占枝条总水力阻力(Rwb)的20%;其余树种KlbKwb差异不显著,并显著低于Kb,RlbRwb的61%~80%,茎段阻力(Rb)占Rwb的20%左右,叶柄阻力(Rp)占Rwb不足10%。② 不同材性树种Klb-area表现为无孔材最高、散孔材和环孔材树种相似,阔叶Klb-area显著低于针叶。不同材性或叶习性树种间Kwb-areaKb-area均无显著差异。③ Klb-areaKwb-areaKb-area与比叶质量(LMA)、干物质含量(LDMC)均正相关,其中Klb-area与两者相关极显著(P<0.01);Klb-massKwb-massKb-mass与LMA、LDMC均为负相关,Klb-mass与两者相关不显著。【结论】除了红松,其余6个树种均可采用枝条或带叶柄的叶片代替叶片导水率数据。针叶导水率高于阔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针叶树种木质部输水效率低的限制。对针叶树种采用枝条代替Klb-area分析与叶性状的关系需慎重,基于单位叶质量的枝条及其组分导水率指标,能够如实反映针阔叶树种叶导水率与叶性状的关系。  相似文献   
67.
利用东北三省27个观测站的地理信息及1971~2000年的气温资料,分析了东北地区气温的分布规律,得出东北地区气温随纬度、经度及海拔高度的关系。在该区内,纬度每增加1。,7月平均气温减少0.23℃,1月平均气温减少1.64℃,年平均气温减少0.82℃;海拔高度每增加100米,7月平均气温减少0.7℃,1月平均气温减少0.8℃,年平均气温减少0.53℃。  相似文献   
68.
69.
纵横资讯     
《科技成果纵横》2004,(4):32-35
近日,科技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2004年度工作安排会议在大连市召开,标志着科技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科技行动”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70.
资源型城市发展需要民营经济的支持。本文针对石油、林业和矿业等各种资源产业类型,分析东北资源型城市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