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5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15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59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47年   2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采用宝鸡9个站点30 年(1971~2000年)气温资料,利用相关统计和模糊聚类等方法,分析了宝鸡地区气温的空间分布,并将宝鸡分成北部丘陵和渭河川原2个区域,探讨了气温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特征,为宝鸡地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榆林市地处我省最北部,全市海拔800-1000米,年平均气温7.9-10.3℃,年降雨量316.4-513.3毫升,且大部分集中在7-9月份。全市常年种植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高粱、豆类、薯类、糜谷为主。由于地理位置独特、气候条件特殊,区内病虫种类多、为害频繁。粘虫是其中为害我区粮食作物的重要害虫之一,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13.
采用稀释涂布法从青藏高原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杀蝗虫活性真菌D3-19.通过形态学观察以及ITS序列的分析,初步将D3-19鉴定为曲霉属日本曲霉(Aspergillus japonicas).室内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日本曲霉D3-19发酵液和孢子均有杀东亚飞蝗活性.其中,真菌发酵液对东亚飞蝗校正死亡率为:96h(86.67%),144h(100%).与此同时,真菌孢子悬液对东亚飞蝗的LC50(致死中浓度)为3.42×105孢子/mL.研究结果表明,3×108孢子/mL的D3-19孢子悬液对不同年龄阶段东亚飞蝗均有致死效果.其LT50(半致死时间)值分别为:羽化成虫(155h),四至五龄成虫(104.8h),三龄幼虫(54.6h),二龄幼虫(30.6h).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孙立广研究小组在南海研究中获得新进展,研究表明:肆虐我国东部的沙尘暴南界可到达南海西沙群岛,并确定了其特殊的传送方式。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5月21日出版的《科学报告》上。研究小组对南海西沙东岛湖泊沉积物元素的分析结果表明:Ti、Al元素在含鸟粪珊瑚砂沉积柱中的含  相似文献   
15.
芦兴武 《甘肃科技》2014,(3):18-20,132
镇原县北部煤炭勘查区位于鄂尔多斯地块天环向斜区,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延安组,煤炭资源丰富,可采煤层结构简单,较稳定,埋藏较深。随着浅部煤炭资源日益枯竭,可以将其作为后备资源,保证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林业作为陆地生态环境系统的主体,对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针对榆中县北部干旱山区生态建设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今后生态修复思路,旨在促进榆中北部干旱山区生态修复,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周信 《世界知识》2022,(1):32-33
<正>地球是唯一的家,山清水秀靠大家。国际社会越来越积极地为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家园而行动起来。2021年11月25~26日,第五届东亚峰会清洁能源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中国、文莱、老挝、印尼、泰国、韩国的与会政商学界代表围绕"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驱动绿色复苏"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本次会议为携手塑造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拿出了怎样的"十一月锦囊"呢?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南海北部浮游植物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海洋环境响应关系,采用1997-2002年开展的“南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渔业资源及其栖息环境调查”所取得的浮游植物调查数据,利用GIS空间局部插值法构建景观分析模型,对南海北部浮游植物时空异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海北部海区浮游植物密度变化范围为0.03(4 179×104 个/m3,总平均为87.2×104 个/m3,夏冬春秋四季浮游植物平均密度由高至低。南海北部浮游植物总体近海高于远海,且在近海海域呈斑块状分布格局,斑块一般出现在北部湾中北部上升流区、粤东遮浪上升流区、台湾浅滩上升流区和粤西沿岸电白-阳江上升流区等南海北部几个重要上升流区内。浮游植物密度最高值斑块一般随着季风和沿岸流的季节转换而交替向东或向西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漂移。  相似文献   
19.
骆永昆 《世界知识》2011,(23):20-21
11月17日至19日,温家宝总理在巴厘岛出席第14次中国一东盟领导人会议暨中国一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纪念峰会、第14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中日韩领导人会晤及第六届东亚峰会。温家宝在赴会途中就对记者说,这次出席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并不轻松。  相似文献   
20.
周秀骥  赵平  刘舸  周天军 《科学通报》2011,56(25):2060-2067
利用气象仪器观测资料、降水和温度代用资料以及气候模拟结果, 综合分析近1000年东亚夏季风区海陆热力差异和降水的年代际、百年际尺度变化规律, 对比了现代、小冰期和中世纪暖期东亚季风环流和降水的基本特征, 以及与太阳辐照度和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 得到以下结论: 在近150 年里, 用东亚陆地与其周边海域大气温度差异指示的东亚夏季风环流与降水呈现出显著的年代际波动特征, 并且在过去50 年全球增暖最快时期东亚季风偏弱; 在百年尺度上, 中世纪暖期东亚夏季风环流是过去1000 年里最强时期, 而在1450~1570 年期间东亚夏季风是过去1000 年里最弱的时期; 对应于偏弱的东亚夏季风环流, 中国东部季风雨带总体上位置偏南, 伴随着华北降水偏少、长江降水偏多(即“南涝/北旱”型)异常分布特征; 从20 世纪初到20 世纪20 年代, 降水呈现出长江流域偏少、华北偏多的反“南涝/北旱”型特征; 与中世纪暖期相比, 在1400~1600 年期间发生的是一个更长时间尺度的“南涝/北旱”现象; 此外, 东亚夏季风环流和降水变化与全球气温变化的趋势有不同步特征, 在近150 年里, 尽管全球和中国区域表面年平均气温显著增加, 但是东亚季风环流和降水没有表现出一个增强或者减弱趋势, 在过去1000 年里东亚夏季风最弱时期要比北半球最冷时期出现的早, 并与太阳辐照度的最弱时期相对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