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0篇
丛书文集   41篇
教育与普及   3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08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MoVTeO/SiO2催化剂上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组成的MoVTeO/SiO2催化剂,并用XRD、TPR和催化剂性能评价等方法考察了催化剂的物相结构、氧化还原性质及其对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由于组份之间的相互作用,MoO3的分散度提高,还原温度降低,且其某些晶面可能部分重构或被其它组份覆盖,因而有利于催化活性的提高和丙烯醛的生成.在考察的不同催化剂组成中,(Mo V Te)/Si原子比为6%的MoV0.2Te0.1/SiO2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反应性能.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说明,在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反应中,丙烯为反应的中间物种.  相似文献   
32.
研究雷酚内酯在多种体系中的极谱行为。实验表明 ,在不同体系和不同pH范围 ,雷酚内酯产生两个还原波 ,其峰电流和峰电位受酸度影响的情况不同 ,而在B -R缓冲体系条件下 ,峰电流明显受溶液酸度的影响 ,但峰电位基本上保持不变 ;在pH =6.1的B -R缓冲溶液中 ,雷酚内酯的两峰电位分别为 -0 .1 1V和-1 .1V(vs.SCE) ,两峰的峰电流与雷酚内酯的浓度在 3 .1 2 9× 1 0 - 6 mol·L- 1~ 3 .1 2 9× 1 0 - 5mol·L- 1的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 ,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iP′(nA·s- 1) =3 1 1 6+2 .447× 1 0 7c(mol·L- 1) (r =0 .9994)和iP′(nA·s- 1) =1 3 5 2 +4 .83 3× 1 0 7c(mol·L- 1) (r =0 .9993 ) ;循环伏安研究表明 ,两波都是不可逆吸附波  相似文献   
33.
由于稀土配合物在催化剂^[1]、电化学[2]、荧光探针[3]以及生物活性[4~5]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因此近十余年来对该类配合物的研究一直是配位化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三脚架配体对金属离子来说是一种很好的主体分子,但到目前为止,有关三脚架配体与稀土离子的配位形式及性质的研究却很少^[6],为此,我们合成了三脚架配体1,1,1-三[4’-(2-氨基-6-甲基吡啶)甲酰基-2’-氧杂丁基]丙烷(L)及其稀土苦味酸盐的配合物,并对配体及配合物的谱学性质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4.
文中研究了端羟基聚d,l-乳酸及d,l-乳酸-ε-己内酯共聚物预聚体的合成方法以及反应温度、单体比、催化剂用量等对预聚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预聚体合成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LA)/n(CL)=8/2,θ=195℃,催化剂质量分数0.3%,还原剂质量分数0.1%,总反应时间31 h.在该反应条件下可合成出结构明确、酸值较为理想、可满足进一步扩链要求的端羟基预聚体.并用羟值分析和GPc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5.
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发现对甲苯磺酰肼涉及的偶联反应具有明显的溶剂效应.当对甲苯磺酰肼在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热时,可以通过自身还原偶联得到对甲苯二硫醚;当溶剂为乙酸乙酯时,可以通过自身偶联得到S-对甲苯基硫代对甲苯基砜.当用环己烷作溶剂时,通过加入催化剂醋酸铜以及氧化剂二叔丁基过氧化物可以有效地减少自身偶联的产物,从而选择性地得到对甲苯磺酰肼与环己烷自由基偶联产物对甲苯环己基砜.该反应提供了一种高效而绿色的含硫化合物的合成新方法.  相似文献   
36.
苯丙烷途径在陆生植物木质素和黄酮类等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中至关重要,其中一步必需的反应为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将底物苯丙氨酸脱氨催化为下游产物。最新研究发现了能够同时催化苯丙氨酸和酪氨酸脱氨的双功能酶—苯丙氨酸/酪氨酸解氨酶(PTAL),但是对诸多问题,例如怎样精准鉴定PAL和PTAL、植物PAL演化为PTAL其氨基酸序列发生了什么变异、哪些植物类群包含PTAL等,仍属未知。为了探索PAL基因家族在陆生植物中的演化及关键变异,本研究利用PAL氨基酸全长序列构建了陆生植物不同类群系统发育树,比较和分析了PAL和PTAL氨基酸序列并模拟了其蛋白质三维构象。结果表明,以PAL氨基酸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能够反映已知陆生植物的系统关系,PAL和PTAL的氨基酸序列中存在着8个差异位点,其中121和123这两个关键位点非常稳定,可以联合用于准确鉴定包含PAL和PTAL的植物,并且I121L和F123H的关键变异,导致只能与苯丙氨酸结合的PAL演化为也能同时结合酪氨酸的PTAL。  相似文献   
37.
改进了磺酰脲除草剂中间体2-氨基-4-甲基-6-甲氧基-1,3,5-三嗪(均三嗪)的合成工艺.首先以甲醇、乙腈和甲基磺酸为原料,制备原乙酸三甲酯粗品,然后再与双氰胺在氯化锌催化下发生反应,通过“一锅法”制备2-氨基-4-甲基-6-甲氧基-1,3,5-三嗪粗产物,粗产物经过乙醇/乙酸乙酯重结晶后,能够以50%总产率制得高纯度的均三嗪.产品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纯度为99.90%.该合成方法原料易得,分离纯化步骤简单,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绿色环保等优点,为2-氨基-4-甲基-6-甲氧基-1,3,5-三嗪的生产提供了新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38.
水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一般采用的是重氮偶合分光光度法,因为其测量范围大,显色比较稳定。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最优条件是:时间90min,对氨基苯磺酸量1.25m L,盐酸N-(1-萘)-乙二胺量1.25m L。此方法测定亚硝酸盐的回收率在97.0%~103.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980%。  相似文献   
39.
采用人工气候培养箱花盆法,通过选用不同浓度的唑嘧磺草胺对栽培土壤进行处理,分析3种不同科属的水稻、豌豆和黄瓜的株高、根长和生物量,探讨唑嘧磺草胺施用后对非靶标植物的毒性影响。结果显示:唑嘧磺草胺对3种作物均有一定的影响,黄瓜和豌豆的根长、水稻的株高分别是最敏感的效应指标,EC_(50)依次为0.0103 mg a.i./kg_(干土)、0.0464 mg a.i./kg_(干土)、0.0949 mg a.i./kg_(干土)。唑嘧磺草胺对三种作物的抑制效应为黄瓜水稻豌豆,毒性均为"高毒"。农药对植物的影响不仅与自身毒性有关,也与田间用药量有关,揭示了唑嘧磺草胺在推荐的用药量40~60 g a.i./hm~2下,施用后对作物相对安全。但其毒性较高,在田间应用时,需严格按规范用药,切勿私自增大剂量使用,以防止造成作物减产。  相似文献   
40.
使用偏光显微镜(PO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PVDF/PCL共混体系在不同配比和结晶温度下晶型结构、球晶和片晶形貌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PVDF在低温下形成α型球晶,在高温下形成γ型球晶;两种不同晶型的球晶尺寸均随着结晶温度的升高而增大;α型PVDF环带球晶的环带间距随着体系内PCL含量的增多而增大。此外,共混体系内γ型PVDF球晶的含量也随着PCL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