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0篇
丛书文集   41篇
教育与普及   3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08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磺酰胺类萃取剂对锌,镉的萃取性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2-(十二烷基苯磺酰胺)噻唑和2-(十二烷基苯磺酰胺)苯并噻唑萃取锌,镉的行为,研究表明,这两种萃取剂在一定的条件下,能有效地萃取锌(II)和镉(II)并采用斜率法探讨了它们以锌(II)和镉(II)的萃取机理。  相似文献   
22.
为了进一步弄清丹参的化学成分,化学和色谱分离方法从丹以一个白色粉末固体,经综合运用先进的波谱分析手段,包括-HCOSY,H-^13CCOSY,COLOC,NOE等二核人振谱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为一对具有不缩酮内酯结构的新二萜类立体异构体化合物。  相似文献   
23.
1996 ̄1997年,对麦磺隆的除草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防除以灰绿藜为主的麦田阔叶杂草,最好的药剂组合是5g麦磺隆+10毫升2.4-D/667m^2。  相似文献   
24.
γ-壬内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庚醛和丙二酸为原料,HY型分子筛为催化剂,一步合成了γ-壬内酯,并经红外光谱表征。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以r—丁内酯为原料与氯化亚矾和异丙醇反应生成r—氯代丁酸异丙酯,经固/液相转移催化(PTC)环合成环丙烷甲酸异丙酯,在液/液PTC条件下进一步水解成环丙烷甲酸,总收率为72.7%。  相似文献   
26.
研究了在氧化条件下,以Cr/ZrO_2为催化剂,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的反应。主要讨论了Cr含量、不同载体及活性金属离子K ̄+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诸如对催化剂活性、催化剂寿命、丙烷转化率及丙烯选择性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双(正辛基亚磺酰)乙烷萃取铂的性能和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正辛基硫醇与1,2-二溴乙烷合成双(正辛基硫代)乙烷,继而制得双(正辛基亚磺酰)乙烷(BOSE).研究题示试剂用于溶剂萃取铂的性能和机理.实验表明,在KI存在下2~6mol/L盐酸介质,BOSE—乙酸丁酯能定量萃取铂(Ⅳ).研究萃取与反萃取的最佳条件,ICP—AES分析表明常见贱金属离子不被萃取,一定量的贵金属离子不干扰(除钯外).斜率法测得萃合物的组成为PtI2(BOSE),红外光谱指出BOSE的亚砜硫原子与Pt(Ⅱ)配位,萃合物为一混型配位络合物.提出一种铂与普通金属和贵金属(除钯外)的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28.
以硫代乙酰胺(TAA)与Cd2 在碱性溶液中反应制备了CdS荧光纳米粒子,该纳米粒子的荧光强度强烈的被药物成分柳氮磺吡啶所淬灭,建立了一种高选择性的测定柳氮磺吡啶的荧光分析新方法.结果表明,在pH值为11.2时,对于柳氮磺吡啶的检测下限可达到1×10-7g/mL,线性范围为5.0×10-7g/mL~1.0×10-4g/mL.方法已用于药片中柳氮磺吡啶的测定.  相似文献   
29.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吸附在铜表面的环丙烷的解离吸附过程.环丙烷在大约10eV能量的照射下被激发到第一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分子与铜表面相互作用,电子从铜表面向环丙烷转移使环丙烷的碳碳键活化.根据对各种可能中间态的能量分析,提出了环丙烷在铜表面解离吸附的可能路线,计算的结果证实最稳定的吸附物种是含两个铜原子的五元环化合物.  相似文献   
30.
以标题化合物(tbpOH)为配体合成了4种拟SOD模型配合物,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红外、紫外和元素分析表征,并在HF/6-31G基组水平上对配体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由分析计算结果可知,tbpOH可以成为较为理想的组氨酸模拟物.采用经典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对合成的拟SOD模型配合物进行了活性测定,可知所合成的模型配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拟SOD活性,且活性顺序为Cu2(tbpO)·(CH3COO)·(ClO4)3·2C2H6O·H2O>Cu2(tbpO)·(C6H5COO)·(ClO4)3·1.5C2H6O>Fe2(tbpO)·(CH3COO)·(ClO4)5·CH3OH·H2O>Mn2(tbpO)·(C6H5COO)2·(ClO4)2·4H2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