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3篇
丛书文集   25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64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61.
丙烯酸/聚氯乙烯接枝膜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溶性引发剂(NH4)2S2O8引发聚氯乙烯戌丙烯酸的接枝共聚合反应,得到了一系列不同的接枝率的接枝膜,并讨论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等聚合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通过对接枝膜的红外光谱的研究发现,合成的膜为丙烯酸/聚氯乙烯接枝膜,对该接枝膜的拉伸实验表明,接枝丙烯酸起到了很好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662.
以血管紧张素I和II共同的N端三肽分子(A_T)为模板分子,丙烯酸(AAc)为功能单体,采用DFT/B3LYP方法和6-31G(d, p)基组,模拟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分子印迹预作用体系的构型.通过研究A_T与AAc在印迹比例不同时形成复合物的几何构型、电荷转移及结合能,对A_T与AAc预作用的模式进行探讨.另外,进一步比较A_T、B_T和 C_T (B_T是血管紧张素I结构中C端的三肽分子,C_T是血管紧张素II结构中C端的三肽分子)分别与AAc形成最大印迹比例复合物的作用模式及结合能.计算结果表明:A_T与AAc通过氢键作用形成分子结构互补的复合物,当A_T与AAc印迹比例为1∶6时,电荷转移最大,氢键数目最多,复合物的结合能最低(-361.78 kJ/mol),氢键作用的位置显示精氨酸(Arginine, Arg)在印迹复合物中起重要作用;而B_T和C_T分别与AAc形成的复合物,最大印迹比例都为1∶5,结合能分别为-324.68、-284.66 kJ/mol.与B_T和C_T相比,A_T更适合作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模板分子.  相似文献   
663.
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的制备过程中,制成的丙烯酸氨基醇酸烘漆在成膜的过程中交联固化,得到高质量的溱膜,同时应注意配方设计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64.
杂多酸催化合成二丙烯酸乙二醇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SGA丙烯酸酯胶粘剂主体活性组分的要求,本文研究了杂多酸(HPA)取代硫酸催化合成二丙烯酸乙二醇酯的最佳工艺条件,及钼磷酸(PMo12)对丙烯酸的缓聚机理。  相似文献   
665.
聚(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Fe3O4磁流体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P(AA-co-HEA)]处理纳米Fe3O4粒子,制备了以配位键结合的分散稳定的磁流体。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和核磁共振谱(NMR)对P(AA-co-HEA)的分子量和共聚物两组分的含量进行了表征,用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 is)和磁性能测量系统(M PM S)对P(AA-co-HEA)/Fe3O4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处理后的Fe3O4粒子粒径为10 nm左右,共聚物中丙烯酸组分通过配位键结合在Fe3O4粒子表面,悬浮液分散稳定并且具有对外磁场快速响应的特点,其复合材料还具有超顺磁性的特性。  相似文献   
666.
淀粉基高吸水树脂的制备新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简化生产工艺为目的,研究了甘薯淀粉经常温糊化后,通过水溶液共聚法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制备淀粉基高吸水树脂的新方法;该法制备的高吸水树脂吸去离子水达1 000 g/g,吸生理盐水达84 g/g,在70℃或110℃下12 h保水率分别为60%或18%。  相似文献   
667.
采用反相悬浮法合成高吸水聚丙烯酸盐共聚物P(KAA_AM_NAM),利用电导、像衬光学显微镜对反相悬浮聚合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并采用红外和热重分析对树脂的分子结构和稳定性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相悬浮聚合体系反应过程是由油包水到油水连续相互相贯穿,最后到水凝胶和油相共存的状态.树脂的红外光谱分析显示树脂中存在大量亲水性基团,由热分析得知,其热分解温度约为420℃,热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668.
在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发展的原子一键电负性均衡方法σπ模型(ABEEMσπ),在探讨有机分子体系的结构和性质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本利用该模型计算了顺式丙烯酸不同构象的氢键值.根据氢键能与构象稳定性的关系,预测并解释了构象的稳定性,并与从头计算结果相比较,取得了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69.
我区的建筑防水工程多年来一直以纸胎石油沥青油毡为主要防水材料。但随着各种新型的防水材料迅速发展。目前我区通过自行开发或引进内地技术等方式,建立了新型防水材料的生产线和新材料的销售网点。防水材料的主要品种有: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聚氯乙烯防水卷材、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氨脂涂料、丙烯酸涂料。其中部分材料的性能已达到良好的效果,并得到了广泛运用。己形成了防水卷材、  相似文献   
670.
徐浩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5):3797-3800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戊二醛、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使壳聚糖与丙烯酰胺、丙烯酸进行接枝共聚。制备了一种新型壳聚糖接枝丙烯酰胺-聚丙烯酸吸附材料并应用于Hg(Ⅱ)的吸附研究,考察了原料配比、pH、溶液浓度、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丙烯酸质量分数为25%、pH=5、吸附时间为200 min时,复合材料表现出最佳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