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8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7篇
丛书文集   47篇
教育与普及   29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116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采用线性极化技术对18-8不锈钢在8%HNO3+2%HF酸洗介质中的缓蚀抑雾剂进行筛选,经正交试验,得出最佳配方的组成为0.3%硫脲衍生物+0.2%乌洛托品+0.3%硫氰酸铵+0.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缓蚀率达到99%,抑雾率达到85%左右,该最佳配方的缓蚀抑雾剂对材料的力学性能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92.
采用刮削法、化学试剂法、热力分解法、电化学法等对电化学处理苯酚废水时阳极生成的聚苯酚膜层与不锈钢基体的分离进行了探索研究。电化学测试、差热扫描分析结果表明:刮削法、化学试剂法和热力分解法存在膜去除不彻底或聚合物不能回收等缺点,只有电化学法能彻底移除阳极聚苯酚膜。控制体系pH为2、采用0.1mol/L硫酸钠水溶液为电解质、阳极电流密度维持在10mA/cm2以上及电解时间3~10min,即可将苯酚聚合物与不锈钢基体剥离,阳极不锈钢电极可直接回用。  相似文献   
993.
高能喷丸0Cr18Ni9Ti不锈钢自纳米化机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在OCr18Ni9Ti不锈钢棒材端面制备出纳米晶,采用高能喷丸(HESP)对不锈钢棒材的端面进行表面自纳米化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对喷丸端塑性变形层不同深度的组织进行表征,并对OCrl8Ni9Ti不锈钢在高能喷丸过程中的晶粒细化机理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在喷丸端大约70 μm深度内形成纳米组织,其中喷丸表面的晶粒尺寸达到52 nm左右.晶粒细化机理为:在小应变作用下主要是孪生变形把粗大晶粒细化成孪晶薄片,在大应变作用下,孪晶交叉把孪晶片细化成纳米晶粒,同时在孪晶交叉处产生应变诱导马氏体相变.  相似文献   
994.
表面机械研磨316L不锈钢诱导表层纳米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表面机械研磨处理方法在316L不锈钢上制备出纳米结构表层,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研究横截面组织结构的演变过程,通过测定表层到内部的硬度变化研究纳米化对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60min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后,在距样品表面约100μm深度形成高密度位错;随着应变量和应变速率的增加,在距样品表面约50μm深度诱发了机械孪生,形成了片层状孪晶,并相互交割细化组织;最终在样品表面形成了厚度约为20μm的纳米层,表层显微组织由晶粒尺寸为10~30nm的双相组织(马氏体和奥氏体)组成·表面纳米化是通过位错 孪晶及孪晶 孪晶相互作用实现晶粒细化·表面纳米化后,表层硬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95.
针对提高20Cr13不锈钢的表面性能,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基体表面制备M2铁基和Ni60A镍基合金熔覆层;通过使用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以及电化学工作站对两种熔覆层进行金相组织、显微硬度和电化学腐蚀性能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铁基、镍基熔覆层与基体结合界面均有明显的白亮带,无气孔、裂纹等缺陷;铁基涂层微观组织主要由等轴晶和胞状晶组成,镍基涂层微观组织主要由和树枝晶组成;铁基涂层的显微硬度为5417 HV,镍基涂层的显微硬度为5923 HV,约为基体显微硬度(2207 HV)的2~3倍;铁基、镍基涂层均与20Cr13钢基体表面形成了较好的冶金结合,二者表面硬度均有了有显著提升,在熔覆区采用Ni60A镍基材料时的显微硬度要比采用M2铁基材料时的显微硬度高,而在热影响区部位两者显微硬度相差不大;铁基涂层的自腐蚀电位(-021 V)略高于镍基涂层的自腐蚀电位(-023 V),铁基涂层的耐腐蚀性优于镍基涂层。  相似文献   
996.
为测量不锈钢的腐蚀电阻,研究聚吡咯膜(PPy)对不锈钢腐蚀的防护机理,应用循环伏安曲线、电化学阻抗谱和开路电位-时间曲线测量方法等电化学手段研究了镀PPy膜后不锈钢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和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并通过建立合理的等效电路图对其电化学阻抗图谱进行解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等效电路分离出不锈钢的腐蚀电阻与PPy的氧化还原电阻,能较好地解析不锈钢/PPy/溶液的阻抗行为;在高盐溶液3.5%NaCl溶液中,PPy膜对不锈钢腐蚀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在PPy膜保护不锈钢的过程中,不锈钢和PPy膜间发生电化学反应,释放十二烷基苯磺酸根以及生成不溶性物质来抑制金属的腐蚀.  相似文献   
997.
基于前期的研究成果和规则熔体模型,建立了氮在Fe-Cr-Mn合金体系各相中氮溶解度计算模型.对18Cr-18Mn合金体系的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氮分压的增加,氮在各相中的溶解度增加,而且δ铁素体相区逐渐减小甚至消失,因此提高氮分压可避免合金体系在凝固过程中形成气孔.适当提高合金体系中奥氏体形成元素的含量,在合金体系凝固过程中氮溶解度较小的δ相区减小甚至消失,因此可减小氮在其凝固过程中的析出趋势.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998.
本文研究了2Cr13钢在正常调质处理与双重处理(见表2)后,在不同介质条件(大气,水溶液,22%Nacl 水溶液)、不同温度(40℃,80℃)、以及不同应力集中系数(K_1=1.74,K_1=3)下对腐蚀疲劳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大气中双重处理比普通调质工艺下的腐蚀疲劳强度(N=10~7)提高7%,在80℃,3%Nacl水溶液中,在与正常调质腐蚀疲劳极限(N=10~7)相同的应力水平下,双重处理后的疲劳寿命可提高两倍以上。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疲劳断口,正常调质后2Cr13钢在80℃,Nacl 水溶液中疲劳源多数由点蚀引起,而双重处理后裂纹源却不一定萌生于蚀坑,它属于点蚀与腐蚀疲劳相叠加的不稳定钝化态腐蚀疲劳。双重处理后具有较高的点蚀抗力和良好的韧性是腐蚀疲劳强度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9.
针对TiO2催化剂在不锈钢基底负载不牢固、易于脱落的问题,采用自制的无机磷酸铝盐粘结剂,利用浸渍提拉法制备了TiO2涂层,考察了粘结剂P/Al、粘结剂添加量、煅烧温度、煅烧气氛及不锈钢基底预热处理对涂层牢固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Al摩尔比为3,粘结剂添加量为5%,在300℃下煅烧60 min制得的TiO2脱落率为9.4%,负载较为牢固;对不锈钢进行700℃预热处理再负载,可以提高磷酸含量较高的粘结剂(P/Al摩尔比=5)材料的牢固性.  相似文献   
1000.
<正>1试验部分。(1)试剂和溶液。水:新蒸二次蒸馏水;甲醇:色谱纯;乙腈:色谱纯;克百威标样;已知含量≥98.0%(上海市农药研究所)戊唑醇标样:已知质量分数98.0%(上海市农药研究所);三唑酮标样:已知质量分数98.0%(上海市农药研究所)克百威·戊唑醇·三唑酮8.1%悬浮种衣剂(齐齐哈尔盛泽农药有限公司提供)。(2)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具可变波长紫外检测器;液相色谱配套工作站;色谱柱:200mm×4.6mm(i.d)不锈钢柱,内装C18,5μm填充物。(3)液相色谱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