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3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5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61.
介绍了接入网的结构和网络管理,讨论了通信领域中的光接入技术和无接入技术,并对两种技术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最后,提出了一种综合运用两种接技术以减轻电信网络的建设和维护工作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62.
《上海信息化》2008,(10):83-83
国家发改委日前公布了下一代互联网业务试商用及设备产业化专项的通知。通知指出,为积极、稳妥推动我国下一代互联网业务应用和产业发展,按照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总体安排,将组织实施下一代互联网业务试商用及设备产业化专项。通知强调,大力促进IPv6业务试商用,在2010年底前发展50万以上IPv6试商用用户,积极推进下一代互联网由试验向商用的转型,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我国信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63.
面对Twitter的火热和成功,有人预计该服务市场前景广阔,将会像YouTube或者MySpace那样火爆起来。Twitter甚至得到了硅谷为下一代互联网预留的溢美之词,虽然这样“自吹自擂”也曾导致当年的网络狂热。不过,目前看来Twitter网站似乎都没有找到一个好的赢利模式。  相似文献   
464.
本文从技术层面和应用层面介绍了什么是下一代互联网和互联网发展至今出现的问题。将现在互联网与下一代互联网进行对比体现出发展下一代互联网的必要性。并展望了在下一代互联网下的数字生活的乐趣。  相似文献   
465.
光接入网网络管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ITU-T将接入网的管理经标准化的Q3接口纳入TMN,而ITU-T对TMN仅提出了框架建设,作者提出了基于TMN和OSI的乐接入网网络资源管理分层模型的网管系统。  相似文献   
466.
软交换是NGN的控制功能实体,为NGN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NGN呼叫与控制的核心。软交换设备位于控制层,提供多种业务的连接控制、路由、网络资源管理、计费、认证等功能。软交换设备与各种媒体网关、终端、应用服务器、其它软交换设备间采用标准协议相互通信。软交换是网络演进以及下一代分组网络(NGN)核心技术之一,它独立于传送网络。  相似文献   
467.
接入网设备GA是上海贝尔公司完全自主开发的综合接入平台。本文描述了该设备的系统结构和组网能力,并就GA设备进一步向宽带多业务化方向发展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68.
针对目前数字化社区网络系统中常用的几种宽带接入技术的不足,介绍了光纤接入技术的典型结构及其业务接口参数,探讨了以光纤接入技术为核心构成的FTTx ADSL HFC/LAN综合宽带接入网在数字化社区通信网络中的应用,指出它是目前宽带接入的理想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469.
从射频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发展起来的物联网技术在近几年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物联网接入网络的多样化,造成感知网络和数据专网的通信困难。智能接入网关是解决网络互联互通的关键产品。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智能接入网关,他能支持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节点和网络接入方式,并能为中间件或者应用程序提供统一的数据接口,方便数据的处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470.
白珊 《甘肃科技》2004,20(12):72-73
随着ADSL业务需求的增加,宽带用户标识成为制约ADSL发展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在IPDSLAM广泛使用后,用户的位置信息更无法准确识别。本文将针对ADSL接入方式探讨如何标识宽带用户,解决用户标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