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33篇
教育与普及   23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0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91.
张万良 《科技资讯》2009,(23):100-100
工业集中供热是由一个大型的热源通过热力管网向一个或几个较大区域或工业企业集中供热的方式。集中供热由热源,熟网和热用户三者组成,叫做集中供热系统。热源一般由一个或多个工业锅炉组成,热用户分为工业用热和生活用热,在集中供热系统中,存在着很大的节能潜力,如锅炉的选型,燃料的选用,管网的设计与维护,本文就供热介质的连用对节能降耗所起的作用略微分析  相似文献   
192.
热电联供(combined heat and power,CHP)微网是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以及实现能源转型的有效途径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保证其经济、灵活、高效运行,需对CHP微网进行合理的系统优化。为此提出考虑热、电负荷需求侧响应CHP微网多目标优化方法,热电负荷需求侧响应模型基于建筑物热力学模型,同时考虑可转移负荷的调度。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热电负荷需求侧响应的多目标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采用所提复合粒子群算法求解。算例仿真结果表明,应用热、电负荷需求响应可以使供电、供热的灵活性大大提升,并且降低了系统经济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93.
马志军 《科技信息》2012,(14):399-400
大刘煤矿位于徐州市郊区,矿区工业与生活用水紧张,徐州市又是全国缺水城市之一,矿区供水是长期未解决的难题。大刘煤矿于1996年开采山西组9煤的9404工作面,因见陷落柱发生底板突水,矿井采用先在井下注浆堵水,后在井下打钻孔控制放水,限压开采山西组9煤的方案获得成功。矿井在疏放9煤底板太原组灰岩水时,综合利用疏放钻孔水能解决矿区供水问题,经过几年的应用取得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4.
为研究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分布式能源(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CCHP)系统的能量利用特性,以某冷热电三联供能源站作为研究对象,利用EBSILON软件分别建立内燃机组、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换热器组件等模型,分析了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在不同烟气与缸套水热源驱动下的制冷系数(coefficient of refrigeration,COP)特性,内燃机组不同负荷率下系统的综合供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CCHP采用单一热源制冷时,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以烟气作为驱动热源可获得较高的COP,而以缸套水作为驱动热源时COP较低;在同时具备冷热负荷情况下,高温烟气更适合作为制冷热源,而高温缸套水更适合充当制热热源;采用双热源驱动制冷与单一热源相比,具有更高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在内燃机75%负荷率、WY1工况下,COP与综合能源效率达到最大值1.28与92.0%;而在50%负荷率时采用缸套水作为单一热源驱动制冷机时,COP与综合能源利用效率达到最低值,分别为0.74与76.1%.模型分析得出的CCHP系统综合供能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指导冷热电三联供能源站的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95.
本文重点分析了地埋管+太阳能辅助加热+水环热泵三联供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对该系统的特点作了一定阐述,得出该系统环保节能效果好,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6.
黑土区长期施肥后土壤供氮能力与氮肥利用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采自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试验地土样,进行框栽试验,种植玉米,比较了长期不同施肥后黑土供氮能力的变化特征和长期不同施肥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长期不施肥处理相比,施肥能显著增加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可矿化氮含量和土壤生产力、植株吸氮量;与长期单施化肥相比,化肥配施有机肥能够提高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可矿化氮含量和土壤生产力、植株吸氮量。长期不施肥处理土壤的氮肥利用率最高,其次为长期单施化肥处理,氮肥利用率最低为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这进一步说明长期施肥能够提高土壤氮素肥力。图3,表3,参13。  相似文献   
197.
目的系统评价观察颈椎间孔、横突孔注射与颈部软组织针刀松解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同理.方法将8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分别采用颈椎间孔、横突孔注射与颈部软组织针刀松解,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体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椎动脉(VA),基底动脉(DA)流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①颈椎间孔、横突孔注射与颈部软组织针刀松解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临床疗效、体征改善、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血液流速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②通过对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解剖、生理及颈椎退变、增生压迫或颈交感神经受刺激学说进行论证,从理论上说明了本疗法客观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8.
分布式供能系统直接面向用户,满足用户冷、热、电等多种能源需求,具有高效、环保、可靠、经济等特点。分布式供能系统与电网等集中式供能系统的互补是未来可持续能源利用技术的发展方向。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微型、小型动力技术,中低温余热转换和利用技术,以及系统集成技术,是实现系统大幅度节能最有效的手段。本文提出了分布式供能系统集成应当遵循能的综合梯级利用,能源、资源和环境的综合互补,以及全工况系统集成等原则。  相似文献   
199.
200.
基于入射体波(P和SV波)的波长和傅里叶幅值谱及干涉产生的面波(Rayleigh波)对地震动摇摆分量的影响,给出地震动摇摆分量合成公式.基于弹性波动理论和快速δ-矩阵算法求出设定地壳模型的面波频散曲线,同时考虑了入射体波和面波产生的摇摆分量,并基于Trifunac的研究给出地震动摇摆分量的合成过程.即由设定未来地震的地震震级M、震中距R和场地类别s等条件,利用修正的Trifunac合成公式以合成地震动平动分量,然后考虑体波和面波不同频率成分分量的贡献,合成地表一点处的地震动摇摆分量,并给出三联反应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