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5篇 |
免费 | 49篇 |
国内免费 | 31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30篇 |
丛书文集 | 33篇 |
教育与普及 | 4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3篇 |
现状及发展 | 5篇 |
综合类 | 7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32篇 |
2009年 | 44篇 |
2008年 | 75篇 |
2007年 | 46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40篇 |
2004年 | 36篇 |
2003年 | 34篇 |
2002年 | 54篇 |
2001年 | 36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26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在采用旋转扫描的三维超声系统中,基于传统的三维重建算法提出了一种带校正参数模型的三维重建算法.通过引入该参数模型,更加准确地描述了用于三维重建的二维序列图像的空间位置,从而可获得更高重建精度和更小几何变形的三维超声图像.校正参数模型通过参数优化的方法获得.该方法在模拟数据和实际三维超声数据中获得了验证,与传统三维重建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重建精度,为在低制造精度下获得高精度三维超声图像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2.
基于影像的三维立体模型重建时,如何自动地将部分模型拼接成完整模型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关于三维立体模型拼接大多限制在手动取两个模型上的公共点完成拼接。提出一种方法,能够全自动地、快速地、高精度地实现三维立体模型的拼接。与图像拼接类似,三维立体模型拼接也要经过特征点提取、特征点匹配、空间变换三个步骤。值得一提的是,在特征点提取时利用了三维重建时的点云数据、特征点匹配时利用了点与点间距客观不变、空间转换参数RT矩阵计算时提出了仅用四对精匹配点计算等方法,完成三维立体模型全自动、快速、高精度地拼接,拼接精度达到毫米(mm)级。 相似文献
63.
64.
65.
利用特征和估计及其三角和方法给出了Gauss 和τ( χ)的2k 次均值的一个精确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6.
姚天斌祝海江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1(2):114-119
针对仿组织材料超声扫描数据,给出了一种基于各向异性扩散滤波的三维重建方法。该方法先对超声扫描数据进行二维成像,然后应用各向异性扩散滤波方法根据图像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平滑策略对二维图像进行滤波处理,可以提取质量较好的轮廓。运用此方法对仿组织材料的超声数据进行处理,并采用等值面绘制的方法完成仿组织材料的三维重建和三维显示,实验结果表明各向异性扩散滤波在超声扫描数据三维重建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7.
沈海涛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95-97
目的探讨16排螺旋三维重建技术对鼻骨骨折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7例鼻外伤病例采用16排螺旋CT行常规横断位非螺旋薄层扫描后,再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重建(VR),观察鼻骨损伤细节,同时与二维图像进行对比。结果 MPR、MIP、及VR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鼻骨骨折细节,并能明确的鉴别横断位所显示的非骨折性透亮线影。结论 16排螺旋CT结合MPR、MIP及VR等后处理技术在鼻骨骨折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能有效的减少过诊、漏诊。 相似文献
68.
首先对图像进行拉普拉斯滤波处理,进而利用Canny算子对图像进行边缘检测,通过Hough变换检测目标图像,采用CAD辅助提取边界直线,基于灭点理论标定数码相机,之后采用透视投影模型中基于图像相对深度方法对图像三维信息进行恢复。最后计算出了目标物体的特征点三维坐标,实现目标定位。通过CAD实现模型的重建与显示。 相似文献
69.
一种新的物体连续切片图象的截面三维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了一种新的截面三维重建方法,它是在截面重建法的基础上,引入仿射变换作为旋转、投影变换,利用线性插值消隐填充算法,生成物体的可视侧面,直接利用重建图象的深度信息计算可视侧面的灰度,在显示平面获得物体可视侧面的三维结构及形状信息.并可通过旋转投影变换获得物体任一可视侧面的重建显示图象.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