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6篇 |
免费 | 48篇 |
国内免费 | 31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30篇 |
丛书文集 | 33篇 |
教育与普及 | 4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3篇 |
现状及发展 | 5篇 |
综合类 | 7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32篇 |
2009年 | 44篇 |
2008年 | 75篇 |
2007年 | 46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40篇 |
2004年 | 36篇 |
2003年 | 34篇 |
2002年 | 54篇 |
2001年 | 36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26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微分中值定理中间点的渐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秀玲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8(3):1-5
本文讨论了拉格朗日微分中值定理及柯西微分中值定理的“中间点”的渐近性质.在较弱的条件下,得到拉格朗日渐近数和柯西渐近数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2.
103.
二次曲线的切线与弦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嘉元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2,1(4):21-22
二次曲线是解析几何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而它的切线与弦的长度是二次曲线的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对这两个问题给出相应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4.
利用特征和估计及其三角和方法给出了Gauss 和τ( χ)的2k 次均值的一个精确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5.
针对运动车辆在单目视觉下轮廓重构的问题,本文通过特征目标识别的方法解算出无约束运动车辆的运动参数,将无约束运动物体的轮廓重构问题转化成已知约束运动物体的轮廓重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序列的单目视觉下的运动车辆轮廓重构算法.实验结果证明,新算法能够较好地重构出不同大小车辆的3D轮廓,其车辆高度估算值的误差在4%以内 相似文献
106.
三维TOF测距成像对高速机动目标的测量、隐蔽物体探测、非视域目标成像探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基于TOF三维传感器,设计一种可剔除孤立散点的空间点滤波方法,运用优化的Delaunay三角剖分法实现目标物体单视角三维重建. 相似文献
107.
建筑结构图的自动识别和三维重建对延续建筑CAD生成电子图的成果、使审图、算量、施工计划、钢筋放样等后续工序结束当前依赖于人工读图落后状态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分析了国内平面表达法建筑制图新标准中仍存在的建筑物三维信息描述的分散性和多样性,提出了工程图的信息提取和整合方法,实现了整体三维重建. 相似文献
108.
为了改善传统重建方法在稀疏投影等病态情形下的重建效果,分析了描述血管弹性性质的微分方程,并利用离散余弦变换的能量压缩特性,建立了具有圆形分量、椭圆分量等10个参数的截面模型,与圆形、椭圆形截面模型相比,该模型能够更逼真地描述血管横截面。利用该模型还可以对传统重建方法进行后处理,从而改善重建效果。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描述各种血管横截面的误差仅为2.04%,在病态投影的情况下可以使重建误差减小到5%左右。 相似文献
109.
在密肋复合墙板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密肋复合墙板在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受力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力学计算模型,并采用刚度等效原则将密肋复合墙板等效为均匀的硅酸盐板,建立了密肋复合墙板弹性刚度的实用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0.
提出一种新的内置假体设计方法.先利用股骨CT图像数据,通过提取股骨外形及髓腔轮廓线并进行封闭、光顺处理,然后根据股骨髓腔几何解剖状态设计个体股骨假体.利用股骨CT图像中每个象素的CT值和ANSYS软件提供的参数设计语言APDL进行二次开发并形成自主开发的材料属性赋值程序.有限元分析时调用研发的材料属性赋值程序,将股骨有限元模型的每一单元赋予相应的材料属性,实现股骨有限元模型每个单元材料正确的非均匀及各向异性描述,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限元计算和接触有限元计算,对比置换前后股骨的应力分布情况及大小,检验假体设计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假体设计和分析方法更为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