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69篇 |
免费 | 20篇 |
国内免费 | 30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7篇 |
丛书文集 | 53篇 |
教育与普及 | 28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8篇 |
现状及发展 | 13篇 |
综合类 | 140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101篇 |
2013年 | 90篇 |
2012年 | 117篇 |
2011年 | 118篇 |
2010年 | 129篇 |
2009年 | 118篇 |
2008年 | 113篇 |
2007年 | 101篇 |
2006年 | 59篇 |
2005年 | 49篇 |
2004年 | 47篇 |
2003年 | 44篇 |
2002年 | 40篇 |
2001年 | 39篇 |
2000年 | 34篇 |
1999年 | 36篇 |
1998年 | 37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5篇 |
1985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王善才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04,26(1):33-36
源远流长的长江三峡文化,是我国诸多优秀地域文化中的佼佼者之一。它不仅有现代水电文化和大坝工程文化,而且也有闻名于全国乃至世界的早期历史文化,如洪荒时期的旧石器文化、远古时期的新石器文化、上古时期的早期巴文化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楚文化等等,都有十分精彩的内容,影响颇大,无不受到人们的赞叹和重视,同新建的三峡水库大坝一样,将永远存在长江三峡文化的宝库中。 相似文献
142.
郑华芝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4,(6):44-44
谷兆祺教授,1952年2月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水利系本科毕业,以后一直在清华大学水利系任教。现虽已退休,但仍然经常参与指导规划设计、技术咨询、现场施工及野外考察工作。 相似文献
143.
Best fit算法在三峡船闸调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三峡区段的通航能力,建立了一种适用于三峡永久船闸的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了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关键问题——船舶入闸编排算法,基于三峡通航的实际情况,如船型复杂多变,中小船舶抢道入闸等,建立了解决问题所需的数学模型.以经典的best fit算法为基础,考虑到各种实际情况,设计了带匹配权值的best fit算法,通过多次测试确定了估价函数,较好地解决了闸室面积利用率和船只优先级别之间的矛盾.实验表明算法适用于三峡永久船闸的编排调度,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144.
针对运行期水电站多元场景下复杂结构与环境水下检查的重大难题和迫切需求,以雅砻江流域梯级电站为典型场景,对比分析水电站水下检测环境与海洋开放水域场景的差异,该文提出了复杂场景下水工建筑物水下智能巡检实施的技术路径,构建了水下检测机器人系统装备、超长距离水下供电与通信、水下精确导航与定位、大断面快速精细检测、巡检过程实时监控和缺陷信息智能分析等关键技术体系,进而形成水工建筑物多元应用场景的系统解决方案。该文重点在典型水工隧洞结构和高山峡谷区半开放水域开展多元化应用实践,实现了水工建筑物智能巡检与安全管控,提升了流域梯级电站电力生产经济效益,大幅降低了传统检测成本。该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可促进水电枢纽水下智能巡检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行业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45.
洪门水电站土石坝反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馈分析是一种由结果来反推成因,以了解结构本质或参数的方法,本文在反馈分析研究中首次使用了有限元改进弦法,得出了较优的土石坝反馈计算通式,进而以洪门1984 ̄1992年沉陷观测资料作为反馈因子,反馈计算出洪门坝体土料的变形模量基数。 相似文献
146.
任桂圆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1996,(3)
食盐是巴人活跃于三峡地区的物质基础,也是导致其向峡外迁徙的历史动因.最早行盐出峡的先民是崇蛇巴,而崇虎巴更是以盐立国,亦以盐卷入战争,终至覆灭. 相似文献
147.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两河口水电站深孔泄洪洞进水塔进行了静动力分析,分析中,考虑了结构—地基—水体的相互作用,动力分析中采用了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整理了各工况下的位移、应力应变峰值,并分析总结了其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48.
陈果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22(1):28-32
文章首先阐述了巴文化起源是居住在巫山、巫溪境内的原大溪文化的居民;其次阐述巴文化的形成阶段,并论证它就是由于巫山、巫溪一带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而来;再次提出了巴文化的发展阶段,是由峡内分别向东、向西发展;最后解释了巴文化如此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9.
在三峡移民工程中,移民的安置处境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基于对湖南多个地区三峡移民居住地的持续调查,从社会文化学的角度分析移民和当地居民间存在的矛盾及其文化成因。移民和当地居民间经济文化、语言文化和心理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对他们的社会角色认知及定位产生了不利影响。这种不利影响导致的文化矛盾最终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有效促进移民与当地居民的文化融合,是最终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阐明了文化融合的重要性和意义之后,分析了其实施的可行性。最后,在实地调查的例证基础上,提出促进文化融合的几点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0.
唐宋时的三峡“竹枝”歌舞在三峡民间流传已久,笔者通过对竹枝词的考证和实地考察,认为现在流传于巴渝地区的“打连宵”歌舞就是由具有“巴渝舞”遗风的三峡“竹枝”歌舞传承下来的一种,是“竹枝”歌舞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