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浅谈我国资本下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玉梅 《科技资讯》2010,(32):223-223,225
本文通过联系我国三农问题与资本下乡的关系,找出我国提出资本下乡的历史根源,进而联系我国的现状,主要从金融领域和农业领域探讨了资本下乡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2.
《农民与市场——中国基层政权与乡镇企业》是一本以乡镇企业的兴衰历程为主线,探讨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政治学著作。书中,作者批判了部分学者盲目照搬西方理论的做法,强调基层政权对于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又强调小农经济将长期存在于农业经济之中,而且其特性将长期伴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因而作者认为快速城市化才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63.
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探讨"三农"问题的现状,并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包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乡村人文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  相似文献   
64.
“三农”问题:社会公正与社会排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由于历史与现实、体制与制度等原因造成的长期无法解决的农民基本生存与发展问题。而这一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甚至产生恶性循环,使得农村、农业、农民与城市、东部与西部之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差距,最终使作为共产党执政基础的主要社会群体日益弱势化,这是我国当前最大的社会不公正。而这种主要社会群体的弱势化趋势和社会公正的严重失衡导致了作为我国主要社会群体的农民日益被排斥出正常的社会政治系统和主流社会生活系统之外。因此,三农问题隐含的实质是社会公正失衡与社会排斥。  相似文献   
65.
在对当前农业科技产业化现状与模式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原因和制约农业科技产业发展的"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参与式PDCA项目管理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66.
《商君书》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并采取一系列有利措施保证重农政策的落实,打击一切妨碍农业的不法行为。其合理成分对于当前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7.
本文通过对《平凡的世界》中反映的“三农问题”的挖掘和分析,昭示路遥反映社会生活的现实性、深刻性和前瞻性,这对思考和解决当前的“三农问题”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8.
新农村生态住宅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主要工作,对于浙江省来说,是生态省建设重点关注的问题,其不仅关系到农民生活改善的问题,还涉及农村节能节地节材等可持续发展问题,为此,笔者结合浙江省农村生态规划,对浙江省部分地区新农村住宅建设进行了调研,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69.
李兴国 《科技信息》2007,(24):384-385
本文从法律角度出发,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思路。作者认为首先应出台专门的农村扶持法;其次应完善引导民间力量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法律规定;再次应强化对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通过上述举措,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70.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三农问题”始终关系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是制约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2001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彰显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急迫性,这是我国连续7年发布的以解决“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2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并提出了诸多措施,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与农民持续增收,这为解决山西“三农”问题提供巨大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