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8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文章论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率领全党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精心思考,不断探索,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命题,并论述了中国特色在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内地与香港的金融衔接与合作有特定的涵义,将在长期内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佛山应该通过建立包括佛山、深圳在内的广州金融中心,与香港在金融领域进行衔接与合作。当前,佛山和香港的多事机构可以进行初级水平上的使用,采取一些有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2004年1月1日实施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标志着中国经济法制建设在“一国两制”政治架构下开始了创新性实践。《安排》性质的界定引起了学界和实务界人士的广泛讨论。它究竟是国际条约、国内行政协议,抑或兼具了两者的性质,还是一项具有国际法上拘束力的区际协议,至今尚无定论。本文拟从《安排》签署的背景及其法律依据入手,层层剖析:《安排》不是国际条约,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内行政协议,而是符合WTO规则的特殊的区域贸易制度安排,是一项具有国际法上拘束力的区际协议。  相似文献   
14.
15.
张建农 《科技信息》2011,(13):529-529,545
一国两制"是第二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为统一祖国而提出的一项战略方针,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说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和适时性,为促进整个国家的统一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一国两制"也有深刻的理论渊源,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人在建国初期就对和平统一台湾有着较早的理论探索。为了适应世情、国情,"一国两制"在理论上不断得到创新和补充,因而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香港、澳门的相继回归,21世纪的来临,我国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在性质、对象和范围、功能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手段等门面将是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为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第六单元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教学目标】1.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对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巨大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江泽民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阐述了“三个代表”学说和一国两制的关系,认为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发展及其实践的过程,正是中国共产党实践“三个代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以国际私法中法律冲突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台湾与大陆的法律冲突,认为这种冲突属于区际法律冲突,并提出了有别于典型区际法律冲突的三个特点。《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是台湾解决与大陆法律冲突的规范性文件,该条例将海峡两岸法律冲突定位于区际法律冲突是符合客观发展要求的,但仍存在保守性。  相似文献   
20.
台湾问题在香港、澳门顺利回归之后 ,已经成为了一个举世注目的政治问题。台湾问题的特殊性 ,提醒人们必须从哲学的高度加以探讨 ,从而达到从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真正把握“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实质 ,实现中华民族最终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