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40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46篇
系统科学   60篇
丛书文集   508篇
教育与普及   11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35篇
现状及发展   72篇
综合类   18564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202篇
  2021年   216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496篇
  2014年   1416篇
  2013年   1073篇
  2012年   1392篇
  2011年   1602篇
  2010年   2058篇
  2009年   2185篇
  2008年   1686篇
  2007年   1374篇
  2006年   1062篇
  2005年   909篇
  2004年   1055篇
  2003年   949篇
  2002年   726篇
  2001年   529篇
  2000年   302篇
  1999年   272篇
  1998年   211篇
  1997年   147篇
  1996年   132篇
  1995年   153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301.
莫俊文  计平 《甘肃科技》2003,19(5):68-69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工程施工过程中承发包双方的最高行为准则,对施工合同中有关违约的探讨有利于合同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有利于工程的实施。文章着重对施工合同中的违约行为及其违约责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302.
从语言学的角度对《醒世姻缘传》作者的身份进行考证。在比较《醒世姻缘传》、《聊斋俚曲集》、《续金瓶梅》三部作品的差比句的基础上,通过数据量化分析,并结合汉语发展史和山东方言的现状,认为在行文风格上这三部作品存在着较大差异,《醒世姻缘传》的作者应该是一位长期生活在鲁东或鲁中的山东人。  相似文献   
303.
“孝”是儒家伦理中的重要范畴。笔者认为:《论语》中孔子言“孝”,其文化内涵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善事父母”外,还应包括一种为政之道和成己之方,一种超越家族关系的社会伦理规范。同时,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孝”的社会功效,认为孔子言“孝”,致力于唤醒人们的道德自觉与社会责任感。最后,论述了孔子言“孝”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304.
本以“喜爱《激情燃烧的岁月》的九大理由”为背景,从形象、情感、意旨三方面解读《激》剧,并力图对其审美和化意义进行理论阐释。  相似文献   
305.
数学是最难教的基础学科之一。学生一到初二学段便产生了较大的“两极分化”现象,究其原因不外乎两方面:一是《代数》知识枯燥无味,或大技艺化了,而《几何》又显得较为深奥;二是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明,不能从内部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于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便成了当前数学教学的一大困惑。本文就是针对这个问题,从论述学习动机的本质开始,对如何达到数学目标阐述本人的一些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306.
江永正确地规定了研究古韵的依据。在研究古韵的方法上,江永特别注重审音;他是第一个从理论的角度提出古音、方音对应演变说的。江永直承顾炎武之学并加以缜密补正,把古音学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他的学说对戴震、黄侃、朱骏声等人都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7.
本调查了《论衡》中“-自”的用法,并对其作以分析,认为《论衡》中的“-自”式中的“自”已有了发展成为词尾的可能,在魏晋时期形成词尾“自”。本还进一步探讨了词尾“自”的形成原因以及“一自”结构中“自”是否为词尾的认定问题。  相似文献   
308.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引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 ,对 1 995~ 2 0 0 2年度《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哲社版 )》全部论文的引文量、引文类型、引文语种、引文年代等进行统计分析 ,揭示该刊论文著者利用科技文献的规律。  相似文献   
309.
310.
《失去的金铃子》是一部“往事追忆型”的诗化小说,借抗战时期三峡小镇“三斗坪的故事”描写了一个女孩子的成长过程。小说充满了对淳朴的山乡大自然的无限眷念,蕴涵着透彻的人生感悟、深刻的人性描写,是作者于“绝望的寂寞”中对生活意义的追寻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