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50篇
教育与普及   2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7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0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255篇
  2009年   323篇
  2008年   373篇
  2007年   299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1.
公示语的翻译是我国对外宣传的重要的窗口,它不但方便了外国朋友的行动,而且其英译效果对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促进我国的对外交往和经济合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公示语翻译属于外宣翻译范畴,本文介绍了公示语的功能,公示语的语言特征,以及外宣公示语翻译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基于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的研究发现:1)与probably共现频数最高的动词、名词和形容词预见了模糊限制语probably最常用的语法构式为“be+probably+adj.+n.”与“will/would+probably+v.”.2)模糊限制语probably有居中的句法位置趋向,主要发挥认知评价与缓和语气,调节人际关系的语用功能.3)模糊限制语probably的类联接典型范式具有精确话语信息、表达礼貌意义以及传达认知评价的主、客观情态取向的三重情态功能,其情态意义表达强度呈现强弱渐进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预设歧义是由于话语有多个预设而引发的。它可以由含特定预设触发语的句子、省略句和双关句生成。话语交际中预设歧义可以作为一种交际策略而被交际者有意识地使用,实现反讥对方和创造幽默等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4.
作为模糊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模糊限制语有着独特的语义特点和丰富的语用功能.结合语用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原则对其进行语用分析,将进一步证明在日常会话中使用模糊限制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交际策略.  相似文献   
15.
语篇结构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相对稳定的语言使用习惯,是文化因素在语言运用过程中长期积淀的结果。本文从认知的视角,以商务语篇为切入点,通过英汉商务语篇结构具体例证的对比分析,总结英语的聚集和汉语的流散、英语句的长难和汉语句的简短、英语的主客体分明和汉语的主客体浑融等语篇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英语课堂中使用导入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出发,着重介绍了问题引入式、实际导入式、情感导入式、背景导入式等多种导入语的使用方式,以期与广大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17.
作为谈话方式之一,语码转换在社会融合逐步加深的今天正日渐泛化.现代社会中的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是语码转换的主体之一.苏州既是吴方言的策源地,又是社会融合度较高的区域.在苏州出生、长大、接受教育的大学生们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不同的话题选择不同的语码进行交际,其频繁转换语码的动因是多样的.对苏州高校在校生语码转换现象进行调查与对其动因进行分析的目的是为语码转换研究提供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受到社会关系、社会地位、个人感情或语境场景的影响,称呼语有时会出现语用变异。汉英称呼语中均存在着这种现象,但二者之间是不一样的。这给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带来一些障碍而出现语用失误,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文章分析了汉英称呼语的语用变异及学习者在交际中出现的语用失误问题,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二语习得理论体系的三大派系——先天论、环境论和相互作用论——分别以不同的视角揭示了第二语言习得的本质和过程。尽管结论不一样,甚至大相径庭,但都极大地促进了二语习得的研究和发展,其研究成果对于我国外语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死”和“性”委婉语的对比研究,以揭示英汉语言的化内涵:宗教信仰、历史传统、价值取向、民族特性、社会因素、人类明,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