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69篇
  免费   914篇
  国内免费   1593篇
系统科学   640篇
丛书文集   1095篇
教育与普及   8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3篇
现状及发展   162篇
综合类   26514篇
  2024年   178篇
  2023年   643篇
  2022年   624篇
  2021年   752篇
  2020年   610篇
  2019年   635篇
  2018年   331篇
  2017年   480篇
  2016年   544篇
  2015年   906篇
  2014年   1484篇
  2013年   1381篇
  2012年   1518篇
  2011年   1719篇
  2010年   1757篇
  2009年   1983篇
  2008年   2003篇
  2007年   2071篇
  2006年   1807篇
  2005年   1512篇
  2004年   1456篇
  2003年   909篇
  2002年   520篇
  2001年   460篇
  2000年   489篇
  1999年   506篇
  1998年   204篇
  1997年   165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224篇
  1992年   234篇
  1991年   213篇
  1990年   181篇
  1989年   188篇
  1988年   217篇
  1987年   130篇
  1986年   8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81.
土-结构-调谐液体阻尼器相互作用体系的地震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时域内建立了土 -结构 -调谐液体阻尼器 (TLD)相互作用体系地震反应的运动方程 ,以 12层和 2 4层两种钢结构为例 ,计算了深覆盖土层上钢结构在无控和受控条件下的地震反应 ,通过 5种土层波速和 3条不同输入地震波的多种工况的数值分析和比较 ,讨论了土 -结构相互作用对钢结构TLD减震控制效能的影响及其规律性 .计算结果表明 :一般情况下 ,土 -结构相互作用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要强于TLD的减震影响 ,因此 ,科学而准确地分析土 -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地震反应 ,是确定设置TLD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的首要前提条件 .  相似文献   
182.
推导了基于非线性弹性-理想塑性本构模型的接触带单元的单元刚度矩阵,并对接触带厚度的确定、非线性迭代方法等数值计算中一些重要的细节问题进行了论述.最后对某一典型算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接触带单元能够合理地模拟接触面上的变形机理和受力状态,是一种比较适用的模型,在土与结构相互作用分析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3.
《天津科技》2005,32(1):57-57
大约在距今2.3亿年前的三叠纪,恐龙首次出现在地球上。三叠纪末的大绝灭使恐龙逐渐成为生物界的主导。但这个主宰地球1.6亿年之久的庞大动物类群却在距今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第三纪交界时期突然覆灭了。为什么正处于极度繁盛状态的恐龙会在很短的时间里灭绝?好奇心促使中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4.
 研究了用3,5-二溴-2-吡啶偶氮重氮氨基偶氮苯(3,5-DB-PDAB)固相萃取光度法测定镉(Ⅱ).在pH=10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介质中,TritonX-100存在下,3,5-DB-PDAB与镉(Ⅱ)反应生成2:1稳定配合物,体系最大吸收波长为530 nm,摩尔吸光系数ε=1.62×105L/(mol·cm),环境水样中的镉(Ⅱ)用强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固相萃取预分离和富集后用该方法测定,方法简单,准确度高,回收率96%~1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5%.  相似文献   
185.
微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Cu(HQ)2和HQ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用微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8-羟基喹啉铜中的8-羟基喹啉(HQ)和8-羟基喹啉铜[Cu(HQ)2]的方法,8-羟基喹啉铜样品用甲醇溶解,然后以WatersXterraTMRP18(1.0×50mm,2.5μm)微柱为固定相,60%的甲醇(内含0.05moL/LpH值为4.0的醋酸-醋酸钠缓冲盐)为流动相分离,用紫外二极管矩阵检测器检测测定,方法标准回收率在99-102%,相对标准偏差在0.58-0.65%之间,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6.
利用电化学和光谱方法研究中性红和DNA的相互作用,根据其循环伏安曲线和紫外-可见光谱,在pH=7.05缓冲体系中中性红与DNA发生了嵌插作用.  相似文献   
187.
小叶臭黄皮中的苯丙素苷和降类胡萝卜素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云南西双版纳的小叶臭黄皮(Clausena excavata Burm.f.)中分离到三苯丙素苷和两个降类胡萝卜素苷,他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4-丙烯基-2,6-二甲氧基苯酚1-O-β-葡萄糖苷,4-烯丙基-2,6-二甲氧基苯酚1-O-β-葡萄糖苷,4-丙基-2,6-二甲氧基苯酚1-O-β-葡萄糖苷,icariside B1和B6。这五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黄皮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8.
借助专门的能够控制吸力的四联式非饱和土直剪仪,对清江水布垭坝区古树包滑坡滑带土的重塑样进行了一系列抗剪强度试验,验证了F red lud提出的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公式对滑带土的适用性,求出了该滑带非饱和土的强度参数;通过在一定基质吸力条件下量测含水率-固结压力之间的关系,指出土-水特征曲线与固结压力相关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9.
用碘--碘化物溶液从含金矿石中提取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不同电解液中影响金溶解的热力学因素,由热力学计算结果绘制25℃时的金--碘--水体系的Eh-pH图,分析得到金-碘系统在水环境中的稳定区域:pH=0~14;结合对碘化浸金热力学、动力学的分析,在浸金实验的基础上,分析碘浸出金的机理;以碘-碘化物为浸出剂,实验研究含碳矿石中金的溶解,讨论金萃取的反应时间、碘-碘化物质量分数、pH对浸出的影响,并与氰化物的浸出结果进行对比;探讨从浸出液中回收金及碘的再生方法.所得金浸出的合理条件为:碘的质量分数在0.8%~1.0%,n(12):n(I^-)=1:8~1:10,助氧化剂双氧水质量分数在1%~2%,浸出时间为4h,液固比在3:1~5:1,浸出温度为常温,矿浆为中性或酸性.金的浸出率可达93%以上,浸出液中的金和碘均可用电解方法回收.分析证明,在达到相同浸出率的情况下,与氰化法相比,碘化法浸出时间短、综合成本低.  相似文献   
190.
山苍子油微胶囊化及其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鲜的山苍子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山苍子粗油,应用正交设计以β-环糊精为壁材对山苍子油微胶囊化,并且对山苍子油的抗氧化作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β-环糊精可以很好的包埋山苍子油,其最佳包埋工艺为:山苍子油与β-环糊精用量比为1mL:4g;β-环糊精与水用量比为1g:25mL;搅拌温度为65℃;乳化剂用量为0.3%,此外山苍子粗油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效果,可以有效的清除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