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23篇
  免费   243篇
  国内免费   578篇
系统科学   63篇
丛书文集   295篇
教育与普及   105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0篇
现状及发展   82篇
综合类   839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506篇
  2013年   367篇
  2012年   402篇
  2011年   458篇
  2010年   449篇
  2009年   581篇
  2008年   602篇
  2007年   554篇
  2006年   479篇
  2005年   493篇
  2004年   403篇
  2003年   386篇
  2002年   362篇
  2001年   362篇
  2000年   356篇
  1999年   315篇
  1998年   274篇
  1997年   222篇
  1996年   237篇
  1995年   163篇
  1994年   185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125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104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31.
D-半乳糖诱导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衰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D-半乳糖(D-galactose, D-gal)诱导的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PMVECs)衰老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以含D-gal(10 g/L)DMEM培养液培养PMVECs, 经内皮细胞鉴定后, 再通过下述鉴定建立了大鼠PMVECs衰老模型: (1) 约90%的细胞呈现b-半乳糖苷酶活性阳性染色; (2) 流式细胞仪检测可见细胞周期分布变化, 90%细胞停留在G0/G1期, 而S期和G2/M期细胞近于消失. 与未诱导的对照组细胞比较得到如下结果: (1) 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可见D-gal诱导的PMVECs细胞核染色质浓缩和凝聚, 并可见凋亡小体; (2) 流式细胞仪检测Annexin V /PI双染色的D-gal诱导的PMVECs中, 早中期凋亡细胞明显增加, 其细胞凋亡率为(39.8±2.8)% (对照组为(14.0±3.7)%); (3) PMVECs在衰老终末阶段出现典型的晚期凋亡亚二倍体峰. 实验表明: D-gal可诱导体外培养的PMVECs老化, 从而复制细胞衰老. 经D-gal诱导的衰老PMVECs易发生凋亡, 提示细胞凋亡参与了D-gal诱导细胞衰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2.
目的:研究人正常子宫内膜上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分布特点。方法:对10例人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应用HLA-DR单克隆抗体和CD1a蛋白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其中增殖期内膜4例、分泌期内膜3例、绝经期内膜3例,观察其中的阳性细胞。结果:10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中,5例呈HLA-DR阳性表达(增殖期4例,分泌期1例,绝经期0例);4例呈CD1a阳性表达(增殖期3例,分泌期1例,绝经期0例)。结论:人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存在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类分子的DC,各时期的子宫内膜DC检出率不同。  相似文献   
133.
中国鲎黄色结缔组织营养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透射电镜对中国鲎营养细胞进行超微结构观察.营养细胞为鲎黄色结缔组织的主要构成细胞.营养细胞往往外包基膜,胞质中含有丰富的营养颗粒和脂肪颗粒.营养细胞由结缔组织中的营养母细胞分化而来.营养母细胞的细胞质膜特别发达。胞质少;原始营养细胞胞质增大许多,核质比变小。细胞器增多,特别是线粒体和内质网数量增多;随着营养细胞的发育,胞质中形成大量的营养颗粒和脂肪颗粒.营养颗粒和脂肪颗粒是鲎机体营养的储存库.营养颗粒被消化过程中。形成结构各异的残余体.  相似文献   
134.
斜带石斑β-珠蛋白cDNA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斜带石斑EpinephelusCoioides白细胞cDNA库随机挑取噬菌斑,做为模板,用λTriplEx5'3'长距离插入子筛选引物,进行插入片断的PCR扩增,并进行表达序列探针(ESTs)测定。从中克隆到了血红蛋白β亚基cDNA,cDNA包含长达444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47个氨基酸的多肽。用www.expasy.ch网站的compute pI/MW程序计算其可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544,等电点为6.95。其氨基酸序列与草鱼β-珠蛋白Ⅲ的同源性最高,为73.0%。在远端和近端的与血红素结合的组氨酸都是保守的,另外,与其它鱼类及蛙,鸡和人的β-珠蛋白比较,在血红素结合区及亚基结合区的氨基酸残基均是高度保守的。  相似文献   
135.
PLGA组织工程支架的构建及降解行为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本体开环聚合方式合成不同摩尔比的PLGA(n(dl-LA)n(GA)分别为85/15,75/25,65/35,55/45)共聚物。^H NMR和溶解试验结果表明,共聚物各链段呈无规分布,GA序列长度在1.3-1.8之间。通过溶液浇铸造-低热模压-粒子沥滤技术构建了高度多孔的PLGA组织工程支架,考察了它们在Na2HPO4-NaH2PO4缓冲溶液中的降解行为。结果表明:随着水解的进行,PLGA的特性粘度及构建的多孔支架的压缩强度迅速下降,共聚物中GA组分含量赵大,下降的速度越快,与之对应的多孔支架的多孔结构形态保持时间也随共聚物中GA组合分含量增加而下降,分别为8周(n(dl-LA)/n(GA)分别为85/15和75/25)、4周(n(dl-LA)/n(GA)为65/35)和2周(n(dl-LA)/n(GA)为55/45);但质量损失速率比[η下降速度慢得多,多孔支架的降解速率慢于薄膜的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136.
利用Lyapunov函数研究具变时滞细胞神经网络的指数稳定性,获得新的判据,利用重合度理论得到了该神经网络正周期解存在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37.
TCRαβ+CD4-CD8-细胞在胚胎胸腺器官培养中的发育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TCRαβ + CD4 - CD8 - 双阴性(DN)胸腺细胞在胚胎胸腺中的发育特征,采用胚胎胸腺器官培养(FTOC)体系、免疫荧光标记与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对FTOC体系中不同发育阶段(第9天和第18天)的TCRαβ +DN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凋亡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抗CD3单抗能够显著促进FTOC第18天的TCRαβ + DN细胞的增殖,对FTOC第9天的TCRαβ + DN细胞作用相对较弱.IL-7能够促进FTOC第9天的TCRαβ + DN细胞向TCRαβ + CD4 + /CD8 + SP细胞分化;对FTOC第18天的TCRαβ + DN细胞促分化作用明显减弱.胸腺基质细胞系MTEC5细胞可调节IL-7的促分化作用.同时,实验发现在FTOC体系中的TCRαβ + DN细胞是一群不易凋亡的细胞,从而对该特殊亚群胸腺细胞的发育分化特性获得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8.
人们长期以来一直认为细菌是以单个细胞的方式生存于自然界的.但是,自从10年前研究人员发现细菌与细菌之间存在着相互间的信息交流后,人们改变了对细菌的生存方式和其生理习性的认识.细菌其实是具有协同作战能力的多细胞习性微生物,而这种能力的形成需要依赖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细菌之间的信息交流涉及到细菌的多种生理功能、细菌致病能力以及细菌对抗菌素的耐药等方面.因此,了解和研究细菌的这一机制,阻断其信息交流,也许能达到削减细菌毒力的目的.文中将借助国外的最新报道,结合作者的研究成果,介绍细菌与细菌之间信息系统的由来,该系统的调节机制,研究该系统的手段、意义以及前景展望等.  相似文献   
139.
认识病毒     
病毒是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仅能在活细胞中繁殖,是已知的微生物中较晚被发现的一类。直到电子显微镜应用后,人们才观察到病毒。病毒具有如下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40.
用仙客来(Cyclamen persicum Mill)成苗叶柄作为外植体,培养在附加2,4-D和KT的1/2MS培养基上诱导体细胞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对体细胞胚性愈伤组织发生过程中外部形态和组织细胞学结构进行了 动态观察。结果表明,叶柄组织发化的起始部位在维管束的维管束鞘细胞,启动时间是培养后2d;叶柄外植体培养至20d左右,愈伤组织呈松散透明状态,胚性细胞出现,标志着进入胚性愈伤组织阶段,胚性细胞多发生在所形成的愈伤组织的表层或近表层细胞,细胞大而壁薄,与非胚性细胞联系疏松,细胞核大,并位于细胞中央,细胞质浓厚,分别观察有单细胞、二分体和四分体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