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25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6篇
综合类   53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6 毫秒
471.
472.
《张协状元》为现存最早南戏剧本。胡雪冈先生《张协状元校释》自具特色。古籍校勘不宜以今意改原字,失却古本面目。《全元戏曲·张协状元》频见轻改,不可取法。  相似文献   
473.
《批评的概念》是韦勒克继《文学理论》之后侧重于文学理论问题的澄清、继续探讨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方法的学术专著.宏阔的学术视野是其文学研究与批评的基础,历史主义精神、发展的观点和辩证的眼光体现其独特的研究方法,二者共同构筑了韦勒克平实缜密而不失机敏幽默的批评个性.  相似文献   
474.
长期以来,人们对<九歌>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对其所作的政治经济背景下的阐释.如从宗教文化角度考察,<九歌>体现了楚人的天神崇拜意识,是楚人宗教情感的审美综合表现.  相似文献   
475.
《法国民法典》体现了法国大革命时期所倡导的自由和平等的精神.但它并没有彻底割断历史,而是在革命的基础上对历史和传统的继承和妥协,尤其是在婚姻家庭法领域表现得十分突出,完全丧失了财产法领域以及债法领域中随处可见的自由、平等精神.  相似文献   
476.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在《说文解字》里对“方”字的解释是:“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方是一个象形字,表现的是两条船并行的样子。跟方字组成的词有很多,比如方向、方位、方法等等。“方”字给人呈现的是一个场景,是一种空间的意象。俗语常说:“一方水土一方人”,空间的改变导引出桔生准北、准南般的差异,外形上的不同有其内质上的原因。空间和时间在《易经》中是至关重要的两个要素。时间不同,空间各异,情形就要发生根本的变化。古人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更喜欢用“位”这个词。  相似文献   
477.
帕格沃什运动是罗素、爱因斯坦等著名科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中叶发起的反对核武器和战争的科学家国际和平运动.帕格沃什运动在冷战时期兴起的主要因素为:超越集团利益与意识形态,维护全人类的生存与安全;自然科学家与社会科学家密切合作,为军备控制、核裁军与国际安全献计献策;用科学知识影响媒体、公众和科学国际共同体,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寻求赞助多元化,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坚持科学分析和理性探讨,影响政府决策人.此外,还简略论述了帕格沃什运动对当今中国科技界如何履行社会责任和国际义务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78.
"新女性"的背后--从女性主义的角度看《嘉莉妹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美国文学史上,嘉莉妹妹一直是颇具争议的人物形象.作者对嘉莉的"堕落"采取了"暧昧"甚至是矛盾的立场,当代评论界也从最初的极端扼杀转变成后来的毁誉参半的态度,随后则有人认为嘉莉妹妹代表了美国社会中的"新女性".文章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并结合西蒙·波伏娃的著作<第二性>,尝试重新解读嘉莉妹妹的"新女性"形象,指出该小说没有超越文化的社会根源,嘉莉始终是以"第二性"的身份存在于文本中的.同时,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对德莱塞女性观的内在矛盾性做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479.
识字是写字、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我国使用了一千多年的一套识字教材"三百千",确有值得借鉴之处.介绍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初步探讨了如何借鉴这些传统教材并大胆革新,编写适合今天应用的识字教材.  相似文献   
480.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是鲁迅先生在西北大学的演讲纪录稿,其内容主要由<中国小说史略>而来.本文从"有意的总结中国小说的发展规律"、"与现实问题的紧密联系"等方面论述<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一文的价值,并在与<中国小说史略>的比较中窥测先生的一些变化和发展着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