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5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381篇
系统科学   494篇
丛书文集   73篇
教育与普及   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67篇
综合类   6970篇
自然研究   9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98篇
  2016年   245篇
  2015年   285篇
  2014年   397篇
  2013年   329篇
  2012年   518篇
  2011年   421篇
  2010年   323篇
  2009年   385篇
  2008年   336篇
  2007年   460篇
  2006年   383篇
  2005年   336篇
  2004年   293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271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1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隐性知识反馈环结构是创新研究系统的核心结构,运用组织管理系统动力学理论,进行科研创新系统隐性知识生产转化系统仿真研究,以南昌大学系统动力学创新团队研究系统为例,分析确定该系统的隐性知识量、显性知识量、创新投资量、团队人员数和创新成果量五个核心变量,运用新建的逐枝建模和逐树仿真技术建立五棵流率基本入树模型及其等价流图模型.运用枝向量行列式新增反馈环计算法,计算出系统包含创新成果流位作用于隐性知识流入率的第一类反馈环五条,团队成员数作用于隐性知识流入率第二类正反馈环十条.然后,结合模型的仿真曲线和仿真数据,对第一类反馈环进行极性转移仿真分析和主导反馈环转移仿真分析,对第二类正反馈环进行正反馈环的作用分析,以及"原始创新度"低对这十条正反馈环的制约分析,并基于上述十五条反馈环特性仿真分析结果提出四条创新研究系统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L油田B区块开展"二三结合"实验区,"二三结合"开发模式渗流特征对区块的合理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明确其渗流特征,利用油藏数值模拟软件Eclipse建立代表意义的油藏数值模型,研究区块"二三结合"开发模式下原射孔层和补孔层的渗流特征,分析了"二三结合"开发模式下,不同开发阶段综合含水率、采出程度、井底压力、地层压力及含水饱和度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二三结合"开发模式先通过水驱开发挖潜原射孔层剩余油,提高厚油层顶部剩余油的采出程度,再通过聚合物驱进一步提高开发效果,通过水驱与聚驱的综合作用,最终得到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3.
Online auction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opular in recent years. There is a growing body of research on this topic, whereas modeling online auction price curves constitutes one of the most interesting problems. Most research treats price curves as deterministic functions, which ignores the random effects of external and internal factors. To account for the randomness, a more realistic model using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online auction price is modeled by a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 in which the deterministic part is equivalent to the second‐order differential equation model proposed in Wang et 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2008, 103, 1100–1118). The model also includes a component representing the measurement errors. Explicit expressions for the likelihood function are also obtained, from which statistical inference can be conducted. Forecast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model is compared with the ODE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 approach.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performs better.  相似文献   
4.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研究3个医药洁净室的气流流型及颗粒物浓度.采用标准k-ε双方程模型,通过模拟颗粒物在洁净室的分布,分析合理的污染物散发位置及散发比例.对比参考发尘量下的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差异,根据实测数据确定污染散发量,通过试验不同的单位容积发尘量,计算对应的洁净度,得到与实测数据吻合最好的单位容积发尘量.在单位容积发尘量为1 000pc·(m3·min)-1计算条件下,各房间的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数值比较吻合,且经CFD预测的3个房间的洁净度变化趋势与实测一致.  相似文献   
5.
塔东热液地质作用机制及对储层的改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东地区断裂发育,早期发育的断裂与晚期断裂之间存在相互改造、叠加、复合的过程,深大断裂沟通多套地层,断裂活动期形成的挤压破碎带和断裂裂缝带作为岩浆热液上升通道,为热液溶蚀作用改造储层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识别出热液期次对塔东白云岩储层成因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钻井岩芯、岩屑及岩石薄片、铸体薄片观察鉴定分析,在区内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中识别和发现了钠长石化作用和自生羽毛状伊利石沉淀,也是塔里木盆地内的首次发现,并通过对包裹体均一温度,碳氧同位素等地化特征研究,揭示其成岩流体源于岩浆热液,丰富了区内热液作用的矿物学标志,进一步识别出区内存在3期热液作用,通过对3期热液作用的机制及其储渗空间意义的研究,总结出第I期热液作用对于储层形成意义不大,第Ⅱ期热液作用主要发育在局限的沉积环境,第Ⅲ期热液溶蚀形成溶蚀缝孔洞,与天然气运移聚集匹配良好,构成了区内天然气聚集成藏的主要储渗空间。  相似文献   
6.
用带时序子模块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Brent原油价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在系统动力学模型中加入时序自回归AR(p)子模块,并且自动确定每个AR(p)子模块的阶数p。带时序子模块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既体现了因素问的横向因果关系,又体现了每个因素的纵向关系。建立欧佩克(OPEC)石油产量、世界GDP、煤炭产量与价格、天然气、需求量、供求差额、消费系数、非欧佩克石油产量、非欧佩克供求差额,石油库存和OPEC组织的期望油价共十一个因素影响下的Brent原油价格预测模型,模型的预测结果表明:在系统动力学模型中加入时序自回归AR(p)子模块的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并且能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7.
在修正Yukawa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采用常温分子动力学方法数值研究了带电胶体系统的大离子屏蔽效应和多分散性效应对其固液边界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屏蔽长度较大时,固液相变曲线出现了明显偏差.初步定性认为这种相边界偏差现象来自于系统多体效应的增强.另外,数值研究了固液相变时键接取向序参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海拉尔盆地地层水特征与粘土矿物转化和赋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拉尔盆地地质条件及其复杂,开发难度大,本文将油藏地球化学中地层水研究与粘土矿物成岩转化研究相结合,指出了地层水特征与空隙中粘土矿物及其他矿物成岩转化和赋存的某种相关性,对储集层地质学研究很有助益,对勘探开发一体化研究提供了该方面重要的科研依据。  相似文献   
9.
三峡库区移民区曲溪小流域能源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小流域的能源资源现状、不同时期能源需求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秸秆利用对坡耕地生产力的影响、经济发展对生物质能需求影响、节能及替代能源对生物质能需求的影响等,提出了解决能源问题,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AEC) global project teamwork is communication intensive and relies heavily on synchronous and asynchronous information and collaboration technologies (ICT). We explore in this paper how an asynchronous ICT, called ThinkTank, reshaped the work practice of design-construction global teams, and how the interaction with this ICT reshaped the purpose and benefits of its use. ThinkTank is a web-based asynchronous collaboration and discussion forum. We introduce the influence diffusion model (IDM) that formalizes the process of identifying the influence of people, messages, and terms mathematically. Discovering who the influence leaders in project teams are can be beneficial and critical from a corporate management perspective, since they can guide or motivate the team towards successful actions and outcomes. We present the ThinkTank-IDM integrated system and its validation with a testbed of 53 AEC global team project archived in ThinkTank over 8 yea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