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4篇
系统科学   20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2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给出利用矩阵的初等变换求极大无关组的方法 ,并从理论上加以证明 .此法简单易行 ,且计算量小 .  相似文献   
2.
本文证明了关于Von Neumann型极大极小原理的许多结果,可作为论文“不动点型极大极小定理的一点推广”的直接结论。  相似文献   
3.
采用能量分析法,对基于线性阻尼模型和能量型非线性阻尼模型的结构共振特性和地震响应进行研究,通过对一柱状结构的计算分析,得出结论:对于线性阻尼模型,当激励荷载的频率与结构系统自振频率很接近时,结构的能量响应会出现非常大的突变,即存在能量共振;对于能量型非线性阻尼模型不存在能量共振,且能量型非线性阻尼模型具有较强的抗震耗能能力。  相似文献   
4.
该文引进伪下可分概念,借助孙经先先生的论文“非线性泛函分析序集一般原理的推广”中的方法,得出集值拟增算子的新不动点定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把线性不可分问题分解为一系列线性可分子问题、对线性不可分问题进行求解的网络分解重组算法.还证明了该算法的收敛性.实例研究表明:该算法不仅可以得到神经网络的隐层空间目标和隐层单元数,而且提高了对线性不可分问题的求解速度,因此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神经网络训练算法.  相似文献   
6.
王春杰  马小亮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11):3259-3262
提出了一种新型分离式三相PFC(功率因数校正)系统结构,并应用单周期控制技术实现了三相整流器的单位功率因数。该方法不需乘法器,简化了系统,并且分离式的结构满足了用户的不同需求。使用matlab的simulink仿真工具建立了该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线性约束最小方差(linearlyconstrainedminimumvariance,LCMV)波束形成原理,根据贝叶斯估计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的波束形成方法。该波束形成方法能够很好地克服LCMV波束形成对期望信号DOA误差特别敏感的弱点。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性能稳定,对期望信号DOA误差具有很好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傅里叶域锁模光电振荡器(Fourier domain mode-locked optoelectronic oscillator, FDML OEO)的多波段可重构线性调频信号产生方案.在该方案中,由扫频多波长激光器、相位调制器和光陷波滤波器等构成FDML OEO的核心单元——快速扫频的多通带微波光子滤波器.将扫频多通带微波光子滤波器的扫频周期和FDML OEO的环腔延时同步,可实现傅里叶域锁模,从而在FDML OEO腔内自激振荡产生多波段线性调频微波信号.与传统的基于高速基带线性调频微波源的微波光子多波段线性调频信号产生方案相比,该方案结构简单,成本低,不需要借助外部的高速基带线性调频微波源.此外,FDML OEO所产生的多波段线性调频信号的带宽和中心频率均宽带可调.该新型多波段线性调频微波信号源在先进多波段雷达、多业务泛在接入无线通信等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个求解线性约束凸规划问题的预估校正内点法,方法对初始迭代点的可行性没有任何要求,并证明了所给方法等价于1阶拢动复合牛顿法,且给出了一些数值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对于I型裂纹,考虑到裂纹表面受线性分布约束应力作用,利用复变函数方法,从两个基本的解析函数出发,推导出应力强度因子(SIF)和裂纹张开位移(COD)的解析解.数值计算了3种形式的应力分布,即右梯形分布(情况I)、均匀分布(情况II)和左梯形分布(情况III).通过对3种形式的应力强度因子和裂纹张开位移进行对比,发现裂纹表面约束应力的分布形式和位置对应力强度因子和裂纹张开位移有很大影响;随着约束应力区远离裂纹中心,应力强度因子减小,而裂纹中心张开位移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