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9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425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干热风是影响华北地区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重大农业气象灾害之一。本文利用区域气候模式PRECIS生成的A2和B2情景下华北地区的逐日气象数据,分析了2011—2050年共40a的干热风日数及分异规律。结果表明,在PRECIS的预测中,高排放A2情景下的干热风日数为6.5d,呈中西部偏高南北两侧及沿海偏低的趋势。除最南端的个别地方外,大多数区域的干热风日数呈增加趋势,增加最大速度为0.145d/a;中低排放B2情景下干热风日数为6.0d,区域分布趋势与A2情景的类似,也呈中西部偏高南北两侧及沿海偏低的趋势。B2情景下,平原西南一带的干热风呈轻微下降趋势,东北部则呈小幅增加的趋势,但幅度小于A2情景。本研究对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干热风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区域未来的防灾减灾工作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使用小波技术检测PV数据信号振荡周期的方法. 首先使用小波技术对PV数据进行降噪;然后在不同分辨率上,应用冗余二进制离散小波变换(DDWT)来分解PV振荡信号,并检测该信号的小波系数极值,重构PV信号,避免降噪后的PV信号失真;最后基于本文提出的新算法,计算获得PV振荡信号的周期.  相似文献   
3.
本文给出了数m^n的末k位数的周期性的一般结论,并对(m,10)=dε「1,2,5,10」,分别给出了数m^n的末k位数的较精确的周期。  相似文献   
4.
利用Fourier级数法,研究各向异性弹性位条具相对位移的周期混合问题,得到其封闭形式的解。所用方法直观,简单,因而易用于工程中。  相似文献   
5.
对草地畜牧业系统气候功能进行量化分析,可为农业气候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及生产规划服务.以陕北农牧交错带1951—2006年的各县、区气候资料为研究数据,根据农业气候适宜度原理,采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和Fuzzy识别方法建立气候指标的正态型隶属函数,应用Fuzzy综合评价方法及农业气候指数集合运算方法分别进行气候功能综合评价和多层次评价.结果表明:陕北农牧交错带6县(区)均为牧草的适宜生长区,其中神木(B=0.82)适宜程度最高,定边较适宜(B=0.57);热量资源和光照资源均丰富,水分资源普遍缺乏,定边(S水=0.39)缺乏最严重;各县、区气候资源量一般,光、热、水匹配较差,资源利用率有差异,相比之下神木(K=0.77)最好;气候功能评价结果顺序为:神木〉府谷〉靖边〉榆阳=横山〉定边,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走向.故水分因子成为农牧交错带气候功能发挥的主要限制因子,探究草地畜牧业系统内部水分宏观及微观变化规律及与其他因子之间的互作关系,调整畜牧业系统内部结构,提升系统水分有效性,可明显增进系统气候功能.  相似文献   
6.
站桩过程中的肌电变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5名较高水平的站桩练功者的肌电研究发现,站桩过程中肌电振幅呈现出波浪式的变化周期,且周期持续的时间出现、依次递减的现象。肌电图提示,站桩功可相对发展肌肉工作能力和改善肌肉的血液供应均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中国气象中心提供的山东省123个气象站点连续30年(1979—2008)的气候资料,排除不能种植酿酒葡萄和数值缺失较多的3个站点,对余下的120个站点气象资料进行分析。采用李华等提出的指标体系,即利用无霜期作为第一指标、生长季干燥度为第二指标、埋土防寒线为第三指标。结果显示,在山东省,生长季干燥度能很好地判断一个地区能否种植葡萄,但对适宜种植产区的优劣区分得不好,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第四个指标,通过分析山东省的气候特点(雨热同季),排除水热系数,采用成熟季(7—9月)降水量作为第四指标。利用这4个指标对山东省进行酿酒葡萄气候区划,通过Excel软件对区划指标进行计算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利用ArcGIS软件作图。将山东省划分为2个优质区,1个优良区,3个一般产区和1个可种植区,初步评价了各区适合种植的品种种类。  相似文献   
8.
通过有关文献收集了天体AO 0235 164的光学B波段的资料,用Jurkevich方法讨论了其周期性,并采用几种方法(离散相关函数(DCF)法,Montel Carlo法,折叠法等)对所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天体可能存在一个时标为1.56a的周期.  相似文献   
9.
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看社会发展的规律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观,是对其唯物史观的高度浓缩。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认为社会有机体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合体。在这个理论视角上总结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如下的规律:社会发展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发展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发展呈现出周期性。  相似文献   
10.
对扎龙湿地1951-2005年逐年年均温和年降水量变化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多年来,扎龙湿地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70-80年代气温较为稳定,90年代以来,气温呈明显增加趋势的特征,与全国气候变化趋势完全一致,同时也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保持较高的一致性.扎龙湿地降水量呈现出波动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较小,与东北地区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