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点带石斑鱼仔、稚、幼鱼的形态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根据点带石斑鱼胚后发育过程中卵黄囊的消失、鳍的形成、鳞片的出现等形态特征变化 ,参照国内外对硬骨鱼类胚后发育时期划分的一般方法 ,将点带石斑鱼的胚后发育划分为仔鱼期 (含卵黄囊期仔鱼和后期仔鱼 )、稚鱼期、幼鱼期 ,并对各个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 ,记录了各个发育时期的体长、体重的增长情况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采用平板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研究了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Schneider)沼蛙(Rana guentheri Boulenger)花狭口蛙(Kaloula pulchra Gray)三种两栖动物的心脏、肾脏、脑、骨骼肌、眼晶体、脾脏、肝脏等七种组织的特异性,表明这种差异是稳定的.黑眶蟾蜍和沼蛙的LDH(1,1,27)同工酶谱由1—5条酶带组成,花狭口蛙的LDH(1,1,1,27)同工酶基本上只由一条酶带组成.  相似文献   
3.
The Karyotypes,C-banding Patterns and AgNORs of Epinephelus malabaricu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0 IntroductionThestudyonfishchromosomeswasstartedabroadinthethirtiesofthetwentiethcentury .Butduetoimperfectfixedmethodsandtechniques ,determinationwasstronglysubjective ,inadditionfishchromosomesbeingmuchsmallerthanthoseofhumanspeciesandothermammals ,plantsandinsects ,thereliabilityofearlyresearchresultswasratherdeviated .Afterthefifties ,thepreparation ,observationmethodsandtechniquesofhumanchromo someswereconstantlyimproved ,andin 1 970s ,variouschromosomebandingtechniqueswereestablished .…  相似文献   
4.
应用Flexstation胞质溶胶钙离子检测技术,研究利用果蝇S2细胞建立钙库调控钙离子通道SOC的特异分子的筛选模型.通过三种已知钙通道拮抗剂的检测,发现培养温度为24℃,细胞密度为2×106个/mL时,利用终浓度为2μmol/L的SOC通道激动剂TG可建立稳定的细胞筛选模型.  相似文献   
5.
人RP2基因在果蝇胚胎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质粒pJLA503中的RP2编码cDNA用PCR的方法扩增,并与pIND-3myc质粒上的人c-myc编码序列连接到果蝇转基因载体pUAST上,构建了UAS-RP2-3myc和UAS-RP2(del6)-3myc融合质粒。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质粒导入果蝇培养细胞系Schneider line2(S2),并用PCR加以证实,然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证明了RP2和RP2 del6的表达。证明了人的RP2基因在果蝇细胞中表达的可能性,说明果蝇系统是可以用来分析人的RP2基因功能的。  相似文献   
6.
人工育苗条件下点带石斑鱼仔鱼开口期摄食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人工育苗条件下 ,测定了点带石斑鱼育苗池中饵料生物的种类和密度 ,同时解剖观察仔鱼的消化管 ,测定其食物组成 ,并根据食料基础和食物组成的测定数据 ,分析点带石斑鱼仔鱼开口期对不同饵料的选择性 .结果表明 ,点带石斑鱼仔鱼于 3d龄开始摄食 ,摄食的第 1d只能选择小球藻和一些贝卵为食 ,对贝卵的选择性指数为 0 .374 0 ,小球藻的选择性指数为 0 .0 144 ;摄食的第 2d ,开始摄食轮虫和桡足类无节幼体 ;开口的第 5d开始摄食桡足类幼体 .点带石斑鱼仔鱼白天摄食 ,夜间不摄食 ,对食物的消化速度很快 ,仅 1个多小时胃内的食物就可以完全排空 .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