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综合类   2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1999年   2篇
  1989年   2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用中国西沙站1962-2004年月蒸发量、日照时间和近地面风速资料,分析了西沙各季节蒸发量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与日照时间、近地面风速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西沙春、夏和冬季蒸发量以年代际变化方差占优,年际变化方差次之;秋季蒸发量的年际变化方差和年代际变化方差相当。四季蒸发量年代际变化与近地面风速、日照时数的年代际变化都有显著的正相关。而蒸发量的年际变化仅与日照时数的年际变化有显著的正相关。四季蒸发量减弱的变化趋势是由近地面风速的减弱和太阳辐射的减少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结合最新钻井、地震资料,剖析了中新世生物礁体沉积构成以及成礁演化模式。揭示了研究区造礁生物主要为钙藻,其次为六射珊瑚,附礁生物以有孔虫和介形虫为主。根据是否发育造礁生物将岩石分为礁格架-骨架岩和非礁格架-骨架岩2类,前者包括珊瑚藻格架和珊瑚骨架焦白云岩及红藻-仙掌藻白云岩2种,非礁骨架岩分为生物碎屑灰岩、粒泥灰岩和泥粒灰岩3种。沉积相包括礁格架相、礁坪相、礁后滩相、泻湖相和生物碎屑滩相5种。中新世生物礁是在相对海平面不断上升的背景下沉积演化的,属于加积-退积型生物礁沉积旋回,礁体发育期可分为奠基、初始繁盛、顶峰、暴露衰退4个阶段,暴露衰退末期发生强烈的白云化作用,淡水淋滤溶蚀作用形成较好的储集层。  相似文献   
3.
在0.25mol·L-1KH2PO4-NaH2PO4(pH6.38,GB604-88 5.)底液中,盐酸莫西沙星(Moxifloxaein Hydrochloride,简称MF)在汞电极上有一线性扫描还原峰,峰电位EP=-1.24V(vsAg/AgCl),该峰具有明显的吸附性;吸附粒子为MF中性分子,测得MF在汞电极上的饱和吸附量Fs=4.31×10-11mol·cm-2,每个MF分子所占电极面积为2.12nm2,MF在汞电极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测得吸附系数β=1.11×106,25℃时的吸附自由能ΔGθ=-35.24kJ·mol-1,电极反应电子数n=2,不可逆体系动力学参量αna=1.21,表面电极反应速率常量ks=0.3-1s-1;建立了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MF的最佳条件,方法的检出限为2.0×10-8mol·L-1.  相似文献   
4.
西沙海域的米辛尼亚事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明书 《科学通报》1989,34(22):1729-1729
米辛尼亚(Messinian)是意大利西西里中新世地层名称,一般也用来代表中新世与上新世之间的一次重大的古海洋学事件。这一事件最早为莱伊尔发现,1833年他根据意大利新第三纪砂岩和泥灰岩里的化石记录,确定了中新世与上新世之间,是一个新的生物变革界面。其后,在欧洲、非洲、环太平洋地区的许多地质记录中,都有所反映。 西沙群岛生物礁区西琛一井和西永二井两个全取蕊钻井中,中新世与上新世间的间断面  相似文献   
5.
《世界博览》2010,(12):84-84
1974年中越之间爆发的西沙海战,不但是建国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海战,更是自中国拥有现代海军以来第一次完胜。或许中国记忆中太多的屈辱来自海上,此战所含的亘古开天之意,更是被坊间誉为“开国运之战”。  相似文献   
6.
主要研究西沙群岛野生诺尼叶片中可培养内生菌的多样性。利用常规平板分离方法进行菌株分离。通过测定真菌核糖体基因翻译间隔序列(ITS序列)和细菌16S r DNA基因序列,结合系统发育研究对所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分析。共分离到32株内生菌,分为19种。其中2种霉菌,共2株,分别属于炭层菌属(Nemania sp.)和毛壳菌属(Chaetomium sp.);细菌17种,共30株,分别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赖氨酸芽孢杆菌属(Lysinibacillus sp.)、微球菌属(Micrococcus sp.)、土地芽孢杆菌属(Terribacillus sp.)、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 sp.)、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 sp.)等7个已知属,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为绝对优势属,共20株,11种。  相似文献   
7.
西沙海域海水中溶解态重金属的含量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采自西沙海域海水中溶解态重金属Ni,Cu,Hg,Zn,Cr,Mn,Fe,Cd,Pb和Co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除了Pb,Ni外,该区域其他重金属的含量都在国家一类海水的标准范围内,但是该区域海水仍然具有近岸海水的特性.运用多元统计法探讨了重金属间的相关性,由因子分析法提出了控制西沙海域重金属含量分布的4个主因子:盐度,大气沉降,上升流和天然地球化学来源.  相似文献   
8.
范家源 《世界博览》2014,(14):20-22
正南海海域本不曾引起外界注意,但自上世纪70年代发现南海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后,一时间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目标。今年5月3日,中国海事局发出航行警报,宣布中国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于5月2日至8月15日期间,将在南中国海进行钻井作业,半径1英里范围内禁止船只驶入。这本是十分平常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南海北部陆坡位于南海北部大陆边缘,地质构造活动丰富,是大陆和深海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过渡区。研究北部陆坡区复杂的地形地貌,有助于深化对南海北部陆缘海底地质活动与环境变化的认识,并为资源勘探与工程建设提供基础地质信息支撑。本研究基于全球水深地形图(General Bathymetric Chart of the Oceans,GEBCO)数据及实测多波束数据,对南海北部陆坡的地形地貌进行研究,识别出不同的地貌类型,并探讨其形成和发展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南海北部陆坡发育有海台、海山、海丘、海槽、海底峡谷以及冷泉地貌类型。南海北部陆坡地形地貌的发育和演化主要受控于构造活动及火山活动,而外动力地质作用如沉积输运、海平面变化及甲烷流体的活动等,都对研究区的地形地貌做了进一步的改造,使之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10.
西沙野生诺尼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构建16S rDNA克隆文库方法,首次对我国海南永兴岛西沙野生诺尼果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初步研究.首次采用Mothur软件对诺尼果内生细菌克隆文库数据进行分析,构建Mothur软件数据分析平台.构建的西沙野生诺尼果内生细菌16S rDNA克隆文库中,93个克隆分属于12个不同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大部分克隆与已知细菌16S rDNA序列相似性较高.分别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Alpha、Beta、Gamma亚群,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水库杆菌属(Piscinibacter sp.)细菌为野生诺尼果内生细菌优势菌群.优势菌属分别为水库杆菌属(Piscinibacter sp.)为80.65%,蛋白胨菌属(Peptoniphilus sp.)和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 sp.)均为3.23%,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 sp.)为2.15%.研究结果表明西沙野生诺尼果中存在较为丰富的内生细菌资源,将为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