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菲兹杰拉德在他的不朽名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成功的塑造了黛茜这一"爵士时代"的女性形象,对这一人物的评价历来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试从分析黛茜所处时代背景的角度出发,挖掘其性格形成和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2.
采用农药喷雾处理的方法,研究农药对绣球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百菌清处理3 d后,叶绿素含量随药后时间延长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特点,表现出一定的时间效应。与对照相比,经1 200 mg/kg百菌清处理,能显著增加绣球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分别比对照增加151.60%和156.76%。研究表明,不同农药品种对叶绿素含量影响无显著差异,绣球叶绿素含量变化与农药浓度有关,与农药品种无关。  相似文献   
3.
初步研究了广东古兜山自然保护区内绣球茜(Dunnia sinensis Tutch.)的生物学特征(茎、叶、花、果实、种子)和种子繁殖特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中,茎、叶、果实、种子的形态和生长状况有较大差异;绣球茜花色鲜艳,花序美观,单株花期长达3~8周,测量得花粉胚珠比为612.46±275.31,具有虫媒传粉的特性;种子繁殖发芽率为11.33%~38.66%,发芽势为10.66%~36.00%,不同环境所采的种子或经不同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热法以硝酸锌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同时加入表面活性剂,来制备绣球形纳米氧化锌。用SEM对制备的绣球形纳米氧化锌进行表征,发现得到绣球形氧化锌是由片状氧化锌自组装而成。通过改变锌盐的浓度、尿素的含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条件,研究了这些条件对所得产物形貌的影响,并探讨了绣球形氧化锌的形成机理。在温度为120℃、时间为3~5h、锌盐的浓度为1.2mol/L条件下得到片状纳米氧化锌。随着锌盐浓度的增加,这些纳米片自组装成了绣球形氧化锌。  相似文献   
5.
壮族绣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反映了壮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趣味,随着社会的发展,绣球也从原来的主要是男女之间传情达意的爱情信物发展成为现在的具有吉祥物、送礼佳品、装饰品和体育器具等多样功能的文化产品。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碱土(Ⅱ)-稀土(Ⅲ)-茜紫-氯化+四烷基吡啶”共显色体系,确定了最佳显色条件。此共显色是形成杂多核配合物所引起。实验结果得出:参与共显色的金属离子半径比在此共显色效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大小在一定范围内时,共显色强度基本相同,否则共显色强度就会减弱,甚至不发生;在固定显色剂的情况下,根据半径与半径比相近寻找新的共显色体系是有一定可能的,但不同的体系有不同的最佳半径比范围;金属离子水解能力的差别对此共显色体系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群芳谱》记载的绣球,"春月开花,五瓣……花有红、白二种"。《中国植物志》将这种开粉红色或淡蓝色花、花4瓣、花期可从春末开至秋季的虎耳草科植物考订为《群芳谱》的绣球,殊欠妥当绣球与粉团部是宋代以来的传统名花。  相似文献   
8.
合轴荚蒾和木绣球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忍冬科(Caprifoliaccae)的荚莲属(Viburnum)全世界约有200种,分布于亚洲、欧洲、南美、北美洲和北非。我国约有75种,南北均产之。属内以具放射状大型不孕花的种类最为美丽,供庭园观赏用。木绣球(V·macrocephalum)就是其中之一,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省;合轴荚莲(V·sympodiale)分布于华东、华南、华中、西北和西南。  相似文献   
9.
在pH 7.0的中性环境下,采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研究了茜素红S(ARS)与稀土金属Gd(Ⅲ)形成的配合物Gd(Ⅲ)(ARS)3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同时,用摩尔比法和双倒数法测得配合物的配合比nARSnGd(Ⅲ)=31,Gd(Ⅲ)(ARS)3与DNA的结合常数K25℃=1.99×105L/mol,热力学函数△rHθm=-9.50×104J/mol,△rHθm=-3.02×104 J/mol,△rHθm=-217 J/mol·K.选择吖啶橙(AO)作为光谱探针,Gd(Ⅲ)(ARS)3与DNA-AO作用时,电子吸收光谱出现红移.荧光光谱研究表明Gd(Ⅲ)(ARS),能使DNA-AO发生静态猝灭,Scatchard图显示Gd(Ⅲ)(ARS)3配合物与鲱鱼精DNA之间存在着嵌插与非嵌插混合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