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67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222篇
系统科学   244篇
丛书文集   451篇
教育与普及   463篇
理论与方法论   582篇
现状及发展   74篇
综合类   12092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26篇
  2022年   193篇
  2021年   220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204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87篇
  2016年   212篇
  2015年   341篇
  2014年   815篇
  2013年   756篇
  2012年   869篇
  2011年   996篇
  2010年   1014篇
  2009年   980篇
  2008年   1066篇
  2007年   926篇
  2006年   686篇
  2005年   584篇
  2004年   543篇
  2003年   485篇
  2002年   405篇
  2001年   397篇
  2000年   286篇
  1999年   233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十四五”保护与发展的生态关系角度,探讨了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十大生态关系,阐述了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中的一系列有关生态关系的生态智慧及生态技术,并对长江、黄河等流域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三维柔性生态护坡是集环保、绿化、节能降耗于一体,是铁路边坡防护的一项新技术。它选用环保柔性软体材料代替钢筋混凝土及浆砌片石硬体材料。采用"三角内摩擦紧锁结构+三维排水系统+植物根系"构成复合稳定型生态护坡,实现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绿化一次性完成。  相似文献   
3.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旅游翻译,主张译者对旅游翻译整体生态环境的适应,包括营销传播、语言文本、翻译群落、政治社会等的多元化和多层次选择。生态翻译的基本原则是平衡和谐、多维整合、多元共生、译者责任,并着重在语言维的信息传达、文化维的文化记忆构建和交际维营销传播目标的实现。浙西旅游翻译调研发现,违反生态翻译原则导致景区诸多语言性、语用性、文化性和交际性翻译失误。掏空、依归、补建、仿生等生态翻译策略为改译提供了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4.
回顾近20年来中国对红树林的保护以及通过人工造林进行恢复的情况, 梳理我国红树林保护与修复的相关标准, 厘清现行标准存在的问题, 提出如下相应的建议与对策。1) 应结合国家碳中和战略及红树林保护与恢复规划目标, 制定完善的红树林保护与生态修复技术标准体系规划, 加快相关国家标准的出台; 2) 在编制红树林保护与修复相关标准的同时, 应注重红树林固碳能力和增汇效应的提高; 3) 建议制定退塘还林相关标准, 填补国内空白; 4) 应充分落实“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生态修复原则, 重视并加强红树林保护与修复标准的技术细节制定; 5) 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应由红树林研究专业机构及专家深度参与, 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5.
基于双层嵌入理论和知识溢出理论构建了E-TOMSDECT分析模型,对当前中国开源软件生态构建所面临的风险进行系统性剖析,并结合对全球开源软件生态构建经验的类化分析提出相关对策.分析发现,当前中国开源软件生态构建主要存在关键核心技术支撑与生态运营模式掌握薄弱、生态建设主体动力不足、在国际开源生态中主导权较弱且面临多维度安全风险、软硬件协同发展能力较弱、软件价值评估体系扭曲、生态运营专业性人才匮乏以及国际经验的利用潜能未能完全释放等风险.建议尽快聚焦新兴领域打造"三位一体"开源生态主导核心,同时加强软硬协同整体规划,构建开源软件生态的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防控机制,加大开源软件生态构建的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  相似文献   
6.
范长风《从地方性知识到生态文明——青藏边缘文化与生态的人类学调查》一书,是一部探讨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各族民众面对日益加剧的生态压力和生态环境问题时,如何借助地方性组织、运用地方性知识来保护高原生态环境的民族志.该书的出版对青藏高原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8.
生态交错带是指两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交界过渡的区域。基于生态交错带理论对重庆三峡库区的生态脆弱性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道夫尼尔和地球环境的潜在指数M,计算人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评估土地类型和环境污染状态。通过对生态环境潜在容量指数E的修正评估了库区 22 个区县的生态环境潜在容量,并在此基础上做出预警研究,将其划分为急警、重警、中警、轻警和无警 5 种类型。最终得出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状况两极化现象比较严重,发展不平衡,有些地区生态破坏较为严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新判断,报告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有着更多向往与需求,然而发展却不平衡不充分,这是目前社会主要矛盾。如何正确理解这一矛盾,要从当前我国发展现状来看。要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加深对矛盾理论和现实依据的理解,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正确认识现实层面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过程,从而为党带领全国人民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前进的方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船讯》作为一部成长小说,描述了奎尔走出困境的过程。文章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角度分析了奎尔的成长历程,在对自然生态怀有充分敬畏的同时,表达了人对自然生态的极强适应能力;在起伏的人生经历中表达了社会生态可以给予人羞辱、帮助和慰藉;在对人从脆弱到坚定的心理变化中表达了精神生态的可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