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3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15篇
系统科学   16篇
丛书文集   171篇
教育与普及   12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8篇
现状及发展   20篇
综合类   305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277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果胶的提取率和质量与水解的环境关系密切 .本文重点在蚕沙中提取果胶从产率和颜色方面对水解的环境进行一些定性和定量的研究 ,获知各水解介质采用 0 3 %的稀硫酸液、温度 70— 80℃ ,时间 1h、pH1 5 ,提取的果胶从质量和产率上较理想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MoOx、MoOx-V5 (x%)胶体,通过Vulcan XC-72炭黑负载制备炭载钼系氧化物电催化剂.利用循环伏安法(CV)测试手段研究苯酚在电极上的氧化降解,考察了掺杂元素、溶液pH值、苯酚浓度、扫描速率、温度对苯酚氧化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苯酚在电极上的氧化是受扩散和电子转移联合控制的复杂过程;掺杂过渡金属元素V可以降低苯酚氧化的表观活化能,提高电化学性能;溶液的pH值越低,MoOx-C/Ti电极对苯酚的催化氧化活性越高;pH在0~6,苯酚的氧化经历了相似的历程,包含了相同的电子数和质子数;苯酚氧化峰电流随着浓度、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3.
应用 ̄(45)Ca跨膜流动测定技术研究钙拮抗剂verapamil、中药西红花(CrocusSativusL.)、“地奥心血康”(DAXXK)、川红花(CarthamustinctoriusL.)及银杏叶(GinkgobilobaL.)等对大鼠主动脉 ̄(45)Ca跨膜内流的作用,以确定其对细胞膜Ca ̄(2+)通道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西红花、川红花、DAXXK对平滑肌细胞膜上电压依赖Ca ̄(2+)通道(PDC)和受体操纵Ca ̄(2+)通道(ROC)都有阻滞作用,并以西红花的阻滞作用最强;而银杏叶对细胞膜Ca ̄(2+)通道无阻滞作用。  相似文献   
4.
5.
本文对现用叙材中硅、铋离子的鉴定方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鉴定方法既简单快速,又灵敏可靠.  相似文献   
6.
7.
测定氨氮时浓度及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对不同浓度的氨氮标准溶液在各显色时间下的吸光值进行了分析,以了解实验随浓度、时间的变化情况,掌握达到最大显色所需的时间。从而指导实际的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8.
电站锅炉一次风的精确测量对于锅炉的燃烧调整和安全运行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简单分析各种测量方法的基础上,指出采用微波法进行测量是一次风监测较为可行的方法,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细胞是人体和其他生物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细胞膜将细胞内容物与细胞外液分隔开来,使细胞独立于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维持内环境处于稳定状态是机体执行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而这种状态的维持有赖于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0.
马杰 《科学世界》2007,(6):77-81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各国学者开始重视不孕症的问题。近年来有报告指出,男性精子在精液中的浓度有下降趋势,电影和书本中也开始营造未来社会不孕症流行时的恐慌场景。那么,为什么会产生不孕症?越来越先进的医疗水平、日新月异的生殖医疗技术能否给那些想要孩子却不能的夫妻们带来福音?[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