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95篇 |
免费 | 455篇 |
国内免费 | 180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9篇 |
丛书文集 | 167篇 |
教育与普及 | 311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54篇 |
现状及发展 | 24篇 |
综合类 | 474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4篇 |
2024年 | 73篇 |
2023年 | 117篇 |
2022年 | 111篇 |
2021年 | 137篇 |
2020年 | 104篇 |
2019年 | 103篇 |
2018年 | 75篇 |
2017年 | 110篇 |
2016年 | 139篇 |
2015年 | 154篇 |
2014年 | 247篇 |
2013年 | 202篇 |
2012年 | 238篇 |
2011年 | 280篇 |
2010年 | 217篇 |
2009年 | 225篇 |
2008年 | 263篇 |
2007年 | 216篇 |
2006年 | 209篇 |
2005年 | 201篇 |
2004年 | 193篇 |
2003年 | 155篇 |
2002年 | 147篇 |
2001年 | 184篇 |
2000年 | 144篇 |
1999年 | 118篇 |
1998年 | 111篇 |
1997年 | 104篇 |
1996年 | 100篇 |
1995年 | 84篇 |
1994年 | 105篇 |
1993年 | 91篇 |
1992年 | 88篇 |
1991年 | 55篇 |
1990年 | 57篇 |
1989年 | 50篇 |
1988年 | 36篇 |
1987年 | 29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195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罗永忠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14,(1):26-27
本研究利用泊松比确定最小水平主应力的计算公式,得到最小主应力发展曲线。经过相关计算方法的验证,这种计算储层岩石力学参数的新方法简单方便,计算结果准确可靠,在现场施工中有推广使用的价值。不但能够对压裂进行实时的分析,并且能够用于压后的评估分析中,因此这种方法对于提升压裂设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超硬铝合金试件中斜裂纹脉冲放电止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ZL-2超强脉冲放电装置实现了7A04超硬铝合金试件中斜裂纹的止裂实验.在瞬间超强脉冲电流作用下,裂尖前缘发生了强烈的绕流热集中现象,斜裂纹裂尖附近金属熔化,钝化了裂尖,阻止了干线裂纹源的开裂趋势.对止裂前后裂尖附近金属组织进行了显微观察,并对止裂前后裂纹附近的断口进行了对比分析;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对试件进行了拉伸力学性能对比测试.研究表明:在斜裂纹止裂瞬间,裂尖熔化,同时实现了组织超细化,提高了裂纹的扩展功,改善了试件的抗拉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
含Cr(Ⅵ)废水若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处理达标后排放.目前,含Cr(Ⅵ)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吸附法、膜分离法、离子交换法、电化学法和生物法等,本文结合近几年含Cr(Ⅵ)废水处理研究成果,着重阐述了各种方法处理含Cr(Ⅵ)废水的原理、优缺点和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5.
新疆北部地区岩石生热率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在大量岩石样品分析数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新疆北部地区不同时代、不同岩性和不同大地构造单元岩石生热率的分布特征,讨论了岩石生热率与大地构造单元地质特征之间的关系.根据岩石中 K、 Th 、 U 的含量和地壳各结构层的岩石组成,计算了地壳各壳层放射性生热元素的含量,系统研究了新疆北部地区岩石与各时代地层的平均生热率及其变化.岩石生热率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基底生热元素的丰度和岩浆活动的强度.对不同体系生热元素的时空分布与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圆柱式气液旋流分离器(GLCC)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小型分离设备。通过对GLCC分离机理的研究,对GLCC的入口进行了优化,制作了试验模型,并在气液两相流试验环道上对GLCC的分离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GLCC具有较好的分离性能;在设计工况下,其液体含气率和气体含液率都能满足现行标准,并且具有下倾入口的GLCC比水平入口的GLCC分离效果要好;液相粘度影响GLCC的分离性能,粘度增大,GLCC分离效果变差,气液处理量变小。 相似文献
7.
爆炸-水力复合压裂是深层页岩油气开采的新型方法,即通过水力压裂的方法在爆炸后井筒周围形成的破碎岩石中使水力裂缝迅速在破碎岩石内竞争扩展,形成复杂缝网,对深层页岩油气的开采具有重大意义。在最大能量释放率理论基础上,首先推导了破碎岩石内裂缝扩展能量释放率计算式,然后结合内聚力单元和随机泰森多边形,建立了破碎岩石内水力扩展模型,分析了应力差、破碎单元数量、断裂韧性比、施工排量和井周初始裂缝数量对水力裂缝扩展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应力差从1MPa增大至9Mpa时,裂缝总长度和平均裂缝延伸速率分别降低了37.79%和33.11%;(2)断裂韧性比的增大会极大地提高破裂压力从而减小应力差的干扰,且断裂韧性比从0.1增大至0.5时,总缝长提高了38.46%,同时也导致平均裂缝延伸速率降低了32.10%;(3)排量和井周初始裂缝条数均与裂缝总长度和平均裂缝延伸速率均呈正相关,但破碎单元数几乎不会改变裂缝延伸速率,并与裂缝总长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真空膜蒸馏用于脱除水中氨的传质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真空膜蒸馏脱除水中氨过程总传质系数的计算式进行了理论推导,并以真空膜蒸馏实验考察了料液温度、料液浓度及pH值对总传质系数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料液温度和pH值的增加,总传质系数明显增大,但pH值升至11后,总传质系数的变化不再明显。在实验所涉及的范围内,料液浓度对总传质系数的影响不大。总传质系数理论计算值与实验测定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准噶尔盆地南缘油页岩资源储量巨大且发现已久,详细研究该区油页岩特征和控矿条件是明确其油页岩成矿特征与成矿规律的重要基础,为进一步指导勘探与有利区预测提供理论支撑。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地球化学实验分析等方法相结合,认为准噶尔盆地南缘2个油页岩群分别发育于中二叠统芦草沟组一、二段,以位于一段下亚段第一油页岩群的工业意义最大; 油页岩以低品级为主,体积分数达77.19%,属于高灰分油页岩; 滨浅湖和深湖形成的油页岩类型以深灰-棕灰色泥岩与夹白云岩薄层的页岩为主,泥灰岩次之且常与灰质粉砂岩或灰岩呈伴生关系,物缘区母岩类型是控制油页岩化学成分的重要因素之一; 火山事件对油页岩区物源的控制大于其对成矿终止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水平管弹状流液膜区的流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一维形式的双流体模型用于水平管弹状流的液膜区,导出液膜区截面含液率随距离而变的控制方程,讨论了方程的封闭性并提出壁面和界面阻力的计算方法.对液膜区平均截面含液率的计算结果与前人的测量结果作了比较,分析了影响平均截面含液率的因素.通过对截面含液率、液相流速和气相流速沿长度变化的计算分析,首次提出液膜和气弹都是连续波. 相似文献